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聚焦吴桥杂技节:融合借鉴须把握好度

2017-10-02 09:50: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曹 铮

杂技业内人士常提及一句话:没有创新,杂技艺术就没有生命力。那么,杂技到底该如何创新?历届杂技节上,都有一些节目将挑战极限的杂技技巧与动感十足的体育之美、优雅舒展的舞蹈之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美等结合在一起。从这些节目中,我们能够看到杂技创新离不开与其他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发展。

融合,从杂技诞生之日起便流淌在其血液中,引领杂技艺术不断发展。在我国,杂技最初叫“杂耍”,它是以最大限度挑战人体极限为主的一门艺术,由于其高难度和观赏性,在民间广泛流传又备受欢迎。后来,杂技逐渐与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不断推陈出新,融合发展。近年来,单纯强调高难度而缺乏艺术性的杂技节目逐渐失宠,取而代之的是以新奇为前提、以高难为核心、以审美为归宿的多元艺术形态。融合,成为杂技创新的重要方式。

纵观本届杂技节,许多节目都在“创新融合”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比如,俄罗斯莫斯科国家大马戏公司的杂技节目《四人技巧》融合了体操技巧,观赏性和技巧性俱佳;匈牙利马戏艺术家的节目《街舞篮球》融合了街舞、篮球等元素,“小顶独立旋转”“单手顶地蹦连跳”等篮球动作与杂技交融,演出效果令人惊艳,富有创意,叫好又叫座。

然而,杂技融合吸收其他艺术元素的“度”要把握好,不能让被吸收的元素唱主角,而是让它们为杂技锦上添花。这让笔者不由得想起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杂技节目《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如诗如画的舞台效果、顶尖的杂技技巧,恰到好处的艺术包装,完美地体现出了杂技的艺术之美,成为国际杂坛创新的典型范例。因此,杂技在融合吸收的时候要“恰到好处”,不能被其他元素削弱了杂技奇、险、难的本质特点,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杂技融合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叠加和“掺和”。杂技之“杂”是多,“技”是艺术,所以说杂技需要包容、需要涵养。包容涵养、兼收并蓄就是杂技艺术的特征。时下,不少杂技节目把融合的功夫用在了“豪华包装”上,将灯光、舞美做到极致,杂技的本来面貌反而被遮盖。舞台上炫目的造型、场景、服装、舞蹈遮蔽了杂技艺术本身的光彩,这样的融合过犹不及,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走进杂技演出剧场看舞蹈表演”的错觉。

杂技的创新融合是门“技术活儿”,需要不断地从艺术之林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以求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但在融合创新过程中需“擦亮眼睛”,在不失杂技艺术本色的前提下,有分析、有鉴别、有舍弃地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真正把对杂技发展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让杂技艺术之花以自己独有的风姿,在世界艺苑中常开不败。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