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喜迎十九大】保定:实干实政 推动跨越崛起复兴

2017-10-10 09:41: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通讯员 安亚静 姚琳 王跃红

过去的五年,是保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应对新考验,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动能,以稳健的步伐全力谋求新跨越。

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驱动迈出新步伐,精准脱贫实现新进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复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徐水大王店长城工业园区。

抢抓机遇,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保定市坚定不移地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全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取得了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该市谋划实施对接京津合作项目共计567项,总投资8742.29亿元。其中,洽谈项目153项、签约项目165项、在建项目118项、竣工项目131项,涵盖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材料、航空航天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产业领域。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保定是天大的喜事、好事、盛事,必将给保定带来全方位机遇,促进保定高端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今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备感振奋。

抢抓雄安新区设立的历史机遇,保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按照“坚决服从、坚决支持、坚决借势、坚决保障”的原则,保定积极推进与雄安新区的对接联动,加快推动与新区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对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合作平台进行再研究、再衔接、再规划、再调整;全面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对接联动,深入研究新区定位,探索保定借势错位发展新路径。

阜平县食用菌核心园区。

2

精准发力,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必须全方位开展帮扶,形成强大攻坚合力。”脱贫攻坚一直被保定列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市上下始终坚持脱贫致富奔小康、两步并作一步走,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强力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配置、社会帮扶、组织保障五大作用,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改革创新,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壮大群众增收的产业基础,打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保定市根据9个贫困县地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重点打造特色农林、绿色能源、旅游休闲、家庭手工业四大特色扶贫产业带;探索出了旅游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家庭手工业扶贫等多个扶贫模式或机制,实施电商平台、劳务经济“两个全覆盖”,努力实现户户有脱贫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

着眼于增强脱贫动能,保定市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创新扶贫机制模式,“把各项政策之水流进地里洇进户里”;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钱袋子”工程基础上,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生态脱贫“聚宝盆”、教育脱贫“拔穷根”、社会保障“兜底线”四大工程;制定支持深度贫困县22条、实施京保扶贫协作、对接雄安新区、加大建档立卡“回头看”等一系列工作措施,不断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保定市脱贫攻坚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由“十二五”初的138.1万,减少到31.6万。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

3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定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保定市以中央、省去产能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为行动纲领,确保化解钢铁、煤炭、水泥、造纸等行业过剩产能工作扎实推进,如期完成。在推进“无钢市”建设,实现市域内钢铁产能全部退出的基础上,在煤炭、火电、水泥、造纸、纺织等其他行业选择一批长期停产、连年亏损,但仍耗费财政、金融、土地等资源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目前,奥宇钢铁整体退出工作进展顺利,8月18日全面停工停产,职工安置工作基本结束。保定市提前完成钢铁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率先成为全省无钢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该市继续用好基础优势,以保定高新区、保定经济开发区、徐水经济开发区、高碑店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为载体,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装备等比较优势产业。强化与地区商会、科技型企业等对接合作,通过改造、提升、引进,推进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

积极培育新动能。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瞄准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依托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保定满城分园等园区平台,结合保定产业基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集聚和信息融合,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新格局,建设全国知名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精品园区。保定市把园区或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按照项目集中建设、产业聚集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引导社会投资、资源要素向重点园区和优势产业聚集,打造“精品园区”。在市本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内项目用地。园区内符合省、市重点项目条件的建设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在推进完成每县建设一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的基础上,集中全市各种资源要素,重点支持高新区、白洋淀科技城等重点大型园区加快发展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

4

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保定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京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高端引领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坚持不懈地向创新要动能、要增长、要成效,靠创新突出重围,闯出一条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9家,产业创新联盟达到33家;众创空间达到81家;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达到235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5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较去年均有大幅增长。

强化科技支撑。保定市围绕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通过经费配套、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通过不断提升研发水平与服务水平,加强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共建,梯次推进,覆盖广泛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系。

支持创新主体。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4年底的1617家猛增到现在的6000余家。

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成效显著。该市还率先在全省开展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组建了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应急产业、智能电网装备等3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结合新机制,带动保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联盟建设数量、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5

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保定市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水体污染治理、绿色保护攻坚、湖泊湿地保护等行动。

该市坚持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持续打造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保障体系,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同时,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为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水系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市区和白洋淀水环境明显改善。在全省第一批启动实施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廊涿、保沧两条大型跨市输水干渠建设任务圆满完成。2015年初,保定市成为全省第一个承接长江水的设区市。立足市情水情,该市编制了《水资源保护规划》《平原区超采区评价》等一系列相关规划及专题研究。建立健全全市水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及依法审批,最大限度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

围绕生态支撑,增加绿化总量。保定市以通道绿化、产业基地建设、农村面貌提升为重点,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建设,构建“三网”、打造“四带”;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五年间,完成造林34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8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2%;全市果品基地总面积达到285万亩,年产果品达到167万吨,年果品总产值达到58亿元,全市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176.1亿元。

责任编辑:秦秋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