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定州篇】民生改善 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7-10-15 11:23: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定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图为定州中学学生在做课间操。 白永民摄

□记者李遥 通讯员程文昭

民生,积淀了群众的温暖感触,寄托着百姓的幸福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定州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好事实事,让市民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1

学有所教 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阳光

教室里书声琅琅,音乐室里乐声悠扬……这是定州市周村镇大吴村小学生动的教学画面。然而,从前的大吴村小学却是另一番模样。操场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就变成大水坑;教学区路面坑洼不平,教室破旧不堪。

“去年,我们投资30多万元,改造了操场,新建了乒乓球场、篮球场,装修了校舍。如今,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看着越来越美的校园,大吴村小学校长陈志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学校的变化,只是定州市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州市坚持项目建设下移、教育装备下移,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接受培训不均衡、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得到改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通过全员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建立校级教研联合会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科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各学科教研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均衡了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队伍素质,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好老师”。

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高中教育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电大教育继续保持全省一流,幼儿教育特点凸现,特殊教育有声有色,民办教育逐渐规范,定州各级各类教育水平稳步提升。

叮咛店镇西杨村博爱健康养老公寓。白永民摄

2

病有所医 全方位保障百姓健康

柳京川是定州市开元镇东沿里村村民,6年前被查出患上尿毒症,每隔两三天就要进行一次透析,而透析一次就要花费450元,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柳京川感到绝望。

近年来,定州市逐步提高对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尿毒症也被列入保障之列。“去医院的次数多了,看病花的钱却越来越少。”柳京川说,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诊疗项目都能报销,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目前定州市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据统计,今年该市超102万城乡居民参保,参保率达99.16%。2012年,定州全市参合农村居民看病共享受医保补偿2.8亿元,260余万人次受益;2016年,这一组数据分别增长至5.72亿元和430余万人次。

全市城乡医保并轨,保障性更强。原两个险种的门诊特殊疾病种类全部纳入新政策,增加门诊慢性病病种17种、门诊大病病种3种,待遇保障范围扩大到40种。可报销药品也从1100多种扩大到2600多种;转外异地就医的报销起付线,由原新农合的4000元降低到3500元;报销比例提高了5至10个百分点。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由原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10万元,提高到最高支付15万元;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最高支付限额可达30万元,比原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提高了10万元……

5年来,定州市已初步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护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自去年起,该市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在待遇保障上实施更多倾斜,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救助。

总投资350万元建成的钮店公园,是人们观光休闲的首选地。 白永民摄

3

住有所居 让安居成为现实

住房是民生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定州不断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成为安居工程、民心工程。

“2015年10月份,我们一家搬进金鹏公寓小区。现在想起来,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张文弟带着笔者从客厅走到卧室,又从厨房走到阳台,连卫生间都没落下。

“最近这十年里,我两次突发脑溢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老伴儿也得了肺栓塞,最可怜的就是我闺女,小小年纪就得了尿毒症,现在全家就靠我每月的工资生活。”张文弟哽咽着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帮我们解决了住房难题,一家老小再也不用拖着病体四处‘逃难’了。”

原来,在住进公租房前,张文弟一家前后搬了五六次家。自从有了这套6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后,总算结束了他们居无定所的日子。这里不仅租金便宜,而且水电暖气齐全,政府还免费安装了橱柜、炉灶等。“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一家人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张文弟激动地说。

2012年以来,定州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构建公共租赁住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放宽公租房申请条件,对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基层医务工作者、乡村教师、新就业无房职工、大学生村官等住房困难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切实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开工建成保障性住房项目53个,建设保障房4836套,已让2853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2017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文体活动。 白永民摄

4

劳有所得 千方百计做大“就业蛋糕”

“感谢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顺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信誉楼工作的市民张灵,2016年通过市人社局举办的技能培训找到工作。

5年来,定州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定州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采取系列就业服务举措,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定州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把就业招聘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不同群体,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自2012年以来,该市先后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2459个,帮助993名高校毕业生完成就业见习岗位对接。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为提升全市创业人员的创业理念和经营水平,定州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职业培训项目运作模式,多渠道、多途径组织各种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近5年来,该市完成创业培训2117人、职业技能培训11399人、职业技能鉴定11166人,培训家政服务学员2283人。

与就业密不可分的是收入。2016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391元、13298元,分别是2011年的2.1倍和1.8倍,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定州正在努力绘就一幅美好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数说发展

5年间,全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391元、13298元,分别是2011年的2.1倍和1.8倍。

定州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5.7平方公里,晋升省A级园区,跻身全省高新区“十强”,4家企业入围全省“百优”,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列入全省8个示范集群之一,再生资源基地、体品小区入驻企业260多家。

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被确定为全省“多规合一”试点,5年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300多亿元。古城恢复列入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1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10项省级改革试点的工作任务,目前已完成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9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