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解放:新中国攻坚第一城

2017-11-10 09:44: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人民解放军接管旧石门市政府。 (本版图片均为石家庄市档案馆提供 记者田瑞夫翻拍)

晋察冀军区部队完全占领核心工事正太饭店,继续搜索残敌。

石家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铁路系统多装快跑,积极向前方运送军粮。

□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11月12日,一个对于石家庄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70年前的1947年11月12日11时,人民解放军经过六昼夜奋战,将红旗高高插上了正太饭店,华北重镇石家庄宣告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阶段实施的一次重要战役”“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由游击战、运动战向攻坚战转变的转折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提供了‘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军史专家和研究者们关于石家庄战役的一系列评价,无不彰显出解放石家庄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中的特殊地位。

70年沧桑过去,抚今追昔,我们试图通过专家的解读、史料的记载、档案的查找和亲历者的回忆,还原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历史选择

“从现在起,我们的军事斗争和民政工作,都要围绕着夺取石家庄来做”

在今天的河北省档案馆里,收藏着一份珍贵的史料——《解放石家庄》。

这份红色封皮的史料,共82页,竖版印刷,1948年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印,是反映石家庄解放的主题图书中较早的印本。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我晋察冀人民解放军,继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之后,一举攻克蒋匪华北战略要点石家庄,实开我军爱国自卫战争中解放大城市的先例。”书中前言这样写道。

简短的几句话,十分清楚地表明了1947年解放石家庄战役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人们不禁会问,这个“先例”为什么是石家庄?

这一切,都要从石家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处的特殊区位讲起。

“石家庄旧称石门,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处于平汉、正太、石德铁路的交汇点,是重要交通枢纽。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格外看重石家庄,不仅派驻重兵,而且连年加修工事,抢修铁路,把这里作为侵华的战略据点经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派兵抢占了石家庄,以一个军驻扎于此,继续加修工事,妄图长期固守。如果人民解放军攻克了石家庄,不仅可以控制南北交通,而且使我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连成一片,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华北战局。”

石家庄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文史委原主任栗永开宗明义。

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让攻克石家庄成为解放华北的必然选择。但对于何时进攻石家庄,中央军委以及晋察冀军区,却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准备、研究。

早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的1946年10月,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就提出了攻打石家庄的设想。开国中将、曾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的郑维山在回忆录《从华北到西北》中曾这样写道:“大约是一九四六年十月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聂总分析敌我形势和石家庄的战略地位时说,石家庄是华北的要塞,华北的门户,不能久在敌手,一旦条件成熟,就要坚决夺取之。解放石家庄是我们目前主要战役目标,从现在起,我们的军事斗争和民政工作,都要围绕着夺取石家庄来做……现在敌我力量悬差很大,石家庄又有坚固的设防,不可轻易去打,要创造条件,只要消灭了第三军几个团以后,就可以打。”

时间进入1947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逐渐粉碎,作为华北门户的石家庄更是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关注。

1947年5月,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率部分中直机关干部来到晋察冀。6月14日,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向中央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将土地会议开好”“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的指示电。其中,中央工委三项任务中的第一项就是“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落实这一指示,通过攻坚战夺取大中城市,成为解放军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947年6月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当时的全局来看,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195万。因此,中共中央作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由游击战、运动战开始向攻坚战转变。和北平(今北京)、保定相比,防御相对较弱但位置极为重要的华北重镇石家庄,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西柏坡精神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员王聚英表示。

为了给夺取石家庄创造条件,自1947年6月开始,晋察冀野战军接连发动了青沧战役、保北战役。10月,晋察冀野战军又在清风店取得大捷,歼灭了由石家庄北上的国民党军第三军1.7万余人。清风店战役后,石家庄仅剩残敌2万,已成为一座孤城。

1947年10月20日12时,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同志在主持中央局召开的边区土地会议的间隙中,致电中央军委、工委并晋冀鲁豫军区,提出“拟乘胜夺取石门”。这封电报发出时,距离硝烟还未散尽的清风店战役结束,仅仅半个小时。

在北京的中央档案馆,记者看到了中央军委于10月23日给晋察冀军区的回电。电报指出:“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对于你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重大意义。目前如北面敌南下则歼灭其一部,北面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顿部队,侦察石门,完成打石门之一切准备。”这份电报,是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亲自拟定的。

中央军委同意攻打石家庄后,朱德总司令亲自去安国前线视察部队,调查研究攻打解放石家庄的具体部署,征询部队的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针对敌人坚固设防大城市的攻坚战,即将展开。

石门解放

一场“勇敢加技术”的攻坚战

“‘勇敢加技术’!这是朱德总司令给我们的指示。”

2017年10月20日,记者见到了石家庄战役的亲历者张鸿。已经96岁高龄的张鸿仍然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谈到石家庄战役采用的战术,张鸿不假思索地说。

“解放战争前期,由于解放军在兵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运用的战术是运动战,追求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缺乏攻击敌人坚固设防大城市的经验。因此,亲临前线的朱德总司令提出了‘勇敢加技术’的口号,号召各部队以‘学习攻打大城市的精神进行石门战役,为夺取大城市创造经验’来统一思想,在参战部队形成练技术、做攻城准备的热潮。”栗永告诉记者。

经过10余天的加紧准备,参战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11月5日夜,参战各部队以隐蔽、突然的动作,包围了石家庄外围据点。

11月6日零时,枪炮声划破夜空,石家庄战役打响了。

首先是扫清外围据点。各部队按预定任务,半夜功夫基本上扫清了外市沟以外敌人据点,只有市西北的大郭村飞机场和市区东北的云盘山暂时没有攻下。

大郭村飞机场位于今天石家庄新华区大郭村东、西二环以西。飞机场是石家庄国民党守军的空中通道和增援命脉,四周有壕沟和坚堡,附近几个村也筑有据点,纵深达十余里,守卫在这里的国民党军是从保定运来的独立团和第三军的高炮营。经过激战,到7日拂晓,解放军独一旅终于攻克了飞机场。

攻克云盘山也是一场硬仗。“云盘山并非山,而是石家庄市区东北部高出地面约15米、方圆200多米的一个高地。在一马平川的石家庄东北,云盘山是一座重要的屏障和唯一的制高点。日军和国民党军都把这里作为防守石家庄的重要据点,从山顶到山腰,用钢筋水泥修筑了三层碉堡群,有13个明碉、暗堡,有壕沟连接。三层火力网与外市沟炮火呼应,驻守的国民党军将此夸耀为‘铁打的云盘山’。攻下它,就打开了从东北突入石家庄的大门。”栗永说。

晋察冀野战军四纵十旅在旅政委傅崇碧的指挥下,于7日下午5时向云盘山发起进攻。在手榴弹和炸药的掩护下,战士们隐蔽在浓烟黑雾中,通过壕沟,炸毁一个个碉堡,仅用了10分钟,就把红旗插上了云盘山。

和外围战斗相比,突破被国民党守军称为“两道难以逾越的封锁线”——外市沟和内市沟,更显示出解放军高超、灵活的攻城战术。

深而宽的外市沟,犹如一条巨蟒,蜿蜒盘踞在石家庄近郊的四周。沟外地形开阔,完全暴露在国民党守军的火力下,无法接近。攻城部队在民兵和民工的协助下,从6日夜间开始土工作业,改造地形,构筑进攻工事。至8日清晨,交通壕一直伸展到距外市沟百米以内,隐蔽的坑道则挖到了外市沟外沿,完成了进攻准备。8日16时,部队对外市沟发起全线攻击,至9日晨,内、外市沟之间的据点大部被攻克。

“内市沟宽两丈,深两丈有余,四周百米一碉、十米一堡、两米一个散兵掩体,都是由钢筋水泥筑成,是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先后为这座没有城墙的新兴城市苦心经营的坚固防线。”时任晋察冀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三团三营四连连长的张鸿回忆。而张鸿所在的四连,就是当年攻打内市沟的“尖刀连”。

10日16时,石家庄西南方向上3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对内市沟的进攻开始了。“绿色信号弹是停炮的命令,也是给我的冲锋命令!”当年的那一幕,至今仍深深地印在张鸿的脑海中。

“上级调集了十几门大炮,集中向我部将要强攻的敌‘英’字23—24号碉堡地段猛轰。紧接着,工兵摇动电话线,点燃了距内市沟只有8米远的炸药室。”张鸿回忆,“炸药把土轰上了几十米高的天空,到处都是硝烟和土浪,几米深的沟壁瞬间被炸成了平缓的斜坡。”

四连100多名战士抓住这一机会,在张鸿的指挥下跃出战壕,迎着滚滚的硝烟土浪,从炸开的缺口跳入五米多深的内市沟。

“我们当时什么也顾不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不断搭起梯子突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战士翻过了内市沟……”张鸿清楚地记得,从开始冲锋到此时,秒针围着表盘刚转到第六圈,“当年敌人说过突破内市沟至少要3年时间,但我们只用了6分钟就突破了!紧接着,指示炮火延伸的红色信号弹就照亮了天空!”

突破内市沟后,解放军继续向国民党市区内部的“核心工事”进攻。12日上午8时,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发出总攻令,向国民党守军最后一个据点正太饭店展开最后的冲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解放军活捉敌九十四团正副团长,押出俘虏1000多名。至此,国民党军固守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攻克,国民党守军两万余人,全部被歼,石家庄宣告解放。

红旗第一次高高飘扬在了石家庄市中心上空。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1947年11月12日11时。

盘活全局

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创造条件

“庆祝晋察冀我军攻克石家庄歼敌两万余人之大胜利!”

石家庄战役结束不久,晋察冀军区就收到了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发来的贺电。

曾在前线参与战役指挥的朱德总司令也给聂荣臻和全体指战员发来了嘉奖电:“仅经一周作战,占领石门,歼灭守敌,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特嘉奖全军。”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嘉奖令并没有过誉。从军事角度来看,攻克石家庄,标志着解放军能够熟练地应用城市攻坚战术,军事技术有了质的飞跃。”王聚英分析,“而从华北战局乃至全国战局看,石家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国民党在华北的南大门洞开,北平岌岌可危,华北的战局开始扭转。”

在石家庄解放仅仅一个月后的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讲到军事原则时指出:“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些判断,同石家庄攻坚作战的经验是有直接关系的。”栗永认为。

石家庄的解放,终于让中共中央早有考虑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为可能。

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一次党内通报中明确提出:“目前我们正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之下(渤海区也许迟一点合并),这三个区包括陇海路以北、津浦路和渤海以西、同浦路以东、平绥路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三区业已连成一片,共有人口五千万,大约短期内即可完成合并任务。这样做,可以有力地支援南线作战,可以抽出许多干部输往新的解放区。该区的领导中心设在石家庄。”

“当时华北解放区的疆域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绥远、平原五省,北平、天津二市,辖区有279个县,12个市。华北解放区之所以分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区,两区的分界线,先是被日伪,后是被国民党封锁分割而造成的。若两区实现合并,不论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均有极大利益,机关可以精简,从中可抽出大批干部到黄河以南去工作;对太原作战也有好处;财政可以节省,对财经之合并也有很大便利;这两大解放区合并与统一后,即成为关内的基本解放区,发动五千万人民统一的力量,去支援战争,其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栗永分析。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工委于3月2日至3月27日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讨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问题。中共中央同意中央工委提出的党、政、军、财一律统一的方针。根据这一原则,工委会议详细研究了合并的各项具体问题,并拿出了实施方案。

1948年5月9日,一个解放战争中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天,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正式合并,组成新的中共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同年8月,经过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两大解放区合并后,石家庄成为新成立的华北解放区事实上的中心,为中共中央立足华北,靠近交通线和大城市,指挥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创造了前提条件。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石家庄的顺利解放,党中央和毛泽东后来可能就不会选择移驻西柏坡,而选择其他更加安全的地方。”栗永认为。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石家庄平山西柏坡,这时的石家庄成为中共中央的前哨和屏障,成为中共中央的对外、对内接待站。

人民解放军全面反攻、解放全国的序幕,即将拉开……

责任编辑:谭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