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行走大运河】燕赵慷慨大鼓传

2017-12-04 07:54: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记者手记】

日前,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来到沧县旧州镇,这里是沧州旧城之地,亦称狮子城、卧牛城。沧州古时为海水苍苍之地,大运河开通后,日渐成为繁华之城。其慷慨苍凉的韵味被传承下来,并融入地域文化性格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当地独一无二的木板大鼓,其曲韵声腔,高亢处似金瓶炸裂,闷声时忧伤浑厚,低回曲折后一嗓喊出,那股苍凉慷慨,让人热血沸腾,燕赵风骨,跃然而出,酣畅淋漓。来到沧州,听一段木板大鼓,自是必不可少的。

大运河是天然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她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她不仅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更是一条文化传输带,沿河一线的文化随着南来北往的漕船汇聚到各个水陆码头,迅速同沧州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沧州独具特色的文化。运河文化在沧州的呈现,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一种苍凉、悲壮的基调,沧州木板大鼓即是鲜明的代表。

“说了个老头七十三,他未曾吃饭先把门来关……”夜幕降临,位于沧州市大运河畔的清风楼内开始热闹了起来,木板大鼓在清风书场开唱。时而高亢苍凉,时而低沉浑厚的声腔,令观众如痴如醉。楼外,运河悠悠,轻声应和着这传唱了数百年的燕赵古韵。

沧州木板大鼓孕育、诞生于明朝中末期,清初在冀中盛行。据《沧县志》记载:“江湖大鼓风行一时,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那浑厚粗犷、狂放苍凉的声腔,如泣如诉,如梦如幻,伴随着运河之水传播南北。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沧州木板大鼓唱腔、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一副木板、一架大鼓、一把三弦,布褡裢肩上一搭,木板大鼓艺人便开始了沿着运河跑码头的卖艺生涯。他们搭乘船只,北上南下,一路说唱,把独具地域特色的木板大鼓传播到四方。

沧州木板大鼓是河北曲种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如果把北方大鼓曲群比作金字塔,那么沧州木板大鼓便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基。

乾隆时期,著名沧州木板大鼓艺人李朝臣曾被召进宫说唱《西厢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提到沧州木板大鼓艺人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这足见当时木板大鼓的流行程度。古时大鼓艺人风韵几何,我们不得而知。如今木板大鼓这门古老艺术,依旧在沧州民间传唱不息。

当地人告诉我们,要听正宗的木板大鼓,一定得去沧县旧州镇后曹村,那儿住着沧州木板大鼓的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银河,他的颤音和“憋死牛”的唱腔是一绝,让人听后心怀苍凉、泪眼模糊。

三弦那么一拨,木板那么一打,伴着“咚咚咚”的鼓点儿,耳边响起了百转千回的唱腔,时喜时悲,撩人心扉。刘银河说唱的《老来难》引人感慨:“老来难,老来难,劝人别把老人嫌……”我们造访刘银河家时,十几个孩子正一板一眼地跟刘银河学唱木板大鼓。

白衣、黑裤、布底鞋,眼前的刘银河瘦削清矍,与一般的庄稼人并无两样。然而,三弦响起,当他敲起大鼓,打起木板,就立刻有了一股子生龙活虎的精气神儿。浓重的地方口音,质朴粗犷的唱法,从容的行腔,拙朴苍劲的鼓板,醇厚的乡土气息,实实在在的原生态,刘银河徐缓从容地向学生说唱着鼓书,也传递给孩子们鼓书里蕴含的人生真谛。

16岁学徒,17岁登台,五十多年来,刘银河从未停下传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脚步。他最早师从木板大鼓艺人温贵泉,为了安身立命。刘银河白天学艺,晚上练习说书,一年后就到天津和沧州的黄骅、孟村、盐山等地演出。回想起木板大鼓当年受人追捧的盛况,刘银河神采飞扬,分外自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没什么热闹,听上一段大鼓书,便是村民的乐子。每到说书的日子,附近村庄的人们甚至会赶很远的路来听书。沧州木板大鼓通俗易懂、感情强烈,还可以现编现唱,里面有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百姓疾苦、乡村生活,特别接地气。当地村民听见大鼓一敲、木板一打,心里能痒痒上好一阵子。有的听入了迷,从一个村跟着听到另一个村,一路追随着木板大鼓艺人,形成了那时的“粉丝团”,直到听过瘾了才肯回家。后来随着影视、网络等新娱乐方式的出现,木板大鼓渐受冷落。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步加强,木板大鼓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沧州木板大鼓还走出国门表演,让世界人民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刘银河等老艺人用矢志不渝的信念默默地坚守着这份事业,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有传承就有希望。左手打着木板,右手拿着鼓楗,一边说唱一边敲击木板和大鼓,7岁的小学员程玉如吐字真切、行腔自然,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她已经开始跟着老艺人上台表演,在当地也已小有名气了。

沧州木板大鼓寄托着乡愁、慰藉着心灵,它的听众换了一代又一代,它所传承的地域民间文化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沧州人独有的品格与风骨。它随运河流淌、绵延,若有若无又如此深沉地融进沧州人的血脉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记者肖煜、曹铮)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