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54位老戏骨自筹30万元排演《狼牙山五壮士》

2017-12-09 16:00:32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昨日15时,在保定易县青少年活动中心,54位老戏骨自筹资金30多万元排练的大型现代戏河北梆子《狼牙山五壮士》首场公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时,台下500多名戏迷久久不散,齐声喊:“演下去!演下去!”场面催人泪下。老戏骨们从40多岁到70多岁,他们曾经的单位——易县河北梆子剧团已解散20年,他们这次顶着各种压力历经7个月排练,“我们一辈子痴迷河北梆子,这么多年心里憋着一股劲,再难也要想法把河北梆子唱下去!”主要组织者之一、今年52岁的董文起眼里浸着泪花说。

四演《狼牙山五壮士》

这些老戏骨为什么要顶着压力自筹资金排演《狼牙山五壮士》呢?“讲好中国故事,易县人就要演易县的事。”董文起感慨地说。

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将日伪军一步步引向山崖。最后,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史称“狼牙山五壮士”。

易县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57年,1958年就排练演出了《狼牙山五壮士》。1961年八一建军节,曾专赴北京为杨成武等领导进行汇报演出,获得高度评价。1978年11月,剧本重新修改,该剧第二次登上舞台。在参加保定地区现代戏汇演中,该剧一举获得“剧本创作奖”“导演奖”及“表演奖”等7项大奖,在河北省引起了轰动。之后,在1987年《狼牙山五壮士》又进行了第三次创作排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易县河北梆子剧团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农村与城市,常常是每天都要演两三场。”董文起告诉记者。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河北梆子的命运急转直下。“常常是一个月才有一两次登台的机会,最后根据政策,走上改制的道路。1997年易县河北梆子剧团彻底消亡了。”虽然离开了舞台,但是大家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部戏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20年后自筹30多万元排戏

“别看整场演出只有两个来小时,可重新排演整整用了7个月,到现在花了30多万元。”董文起激动地告诉记者。经费在哪里?20年不演戏了,重新排演这个现代大戏,困难可想而知,各种冷水不断泼过来。

剧团解散后,董文起组建了 “燕国文艺演出队”,靠在企业开业庆典、农村婚丧嫁娶时演出混口饭吃。北京、天津、海南……为了圆梦,董文起一个一个联系东南西北的戏骨们。没有资金,董文起自己先拿出5万元的积蓄,老剧团的王永强、崔军建和河北梆子爱好者王金星每人拿出1万元,大家靠着8万元启动资金上了路。

今年76岁的王桐江家在保定,是《狼牙山五壮士》的编剧兼导演,曾在易县河北梆子剧团工作过28年。“老伴和儿子担心我的身体,都不愿我出来。我是被这帮老哥们对梆子的情怀感动了才来到易县,已经3个多月了。”王桐江告诉记者,给一部河北梆子大戏做编剧和导演,按照市场价没有三十万元没人接这种活。“如果这部戏最后没有回报,我也就算帮忙了。”

“画布景人家开口就是三万,没办法我找到剧团的老美工76岁的张根来,张老画了半个多月分文未取。”董文起哽咽了。刘曼夫告诉记者,从开始到现在7个月,每天操练的20多名骨干只是中秋节每人领了300元钱。

记者采访得知,戏剧演出对舞台灯光等硬件要求高。此次公演的灯光音响等设备三天的租用费就接近4万,而置办这套设备需要100万,要想继续把河北梆子戏演下去,这是困扰他们最大的难题。

再难也要把河北梆子唱下去

没有排练场,董文起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在县城郊西亢村租用了一个建筑仓库。这个简陋的库房里是硬邦邦的水泥地,铺块薄薄的地毯就成了排练场。

戏曲演员需要天天练功,可是大家离开舞台20年了,很多人年事已高,一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免不了受伤。今年64岁的曹玉虎不但是整部戏的武打设计,还在里面出演五壮士之一胡德林。“当年在剧团,写字台大小的地方,他一口气可以翻上25个跟头。”刘曼夫告诉记者。可是前几天在一次排练中,曹玉虎左腿扭伤,他一瘸一拐地依然坚持排练。在天津卖电器的赵志勇出演剧中的日本兵。他练了好几个月,临到公演前第三天,胳膊不慎扭伤,只好退出了演出。

剧组伙食大多是包子和小米粥,吃腻了改善一顿就是炖大锅菜、啃个馒头或吃块烙饼。虽然条件艰苦,还有人不断受伤,可大家却乐在其中,他们图啥呢?

刘曼夫说,这些人很多是从七八岁开始学习河北梆子,练戏虽然苦,可戏比天大,梆子情结早就在心里生了根。当年她曾在《杨门女将》和《雏凤凌空》中饰演女主角穆桂英和杨排风。当年剧团衰落她不得不转岗到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离开剧团那天,想着从此告别了心爱的舞台,她的眼泪吧嗒吧嗒直流。“做梦都想回到舞台,我们得想法让梆子戏传承下去。”刘曼夫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衰落的梆子不灭的梦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河北、天津、北京等地重要的代表剧种。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200余年间几经沉浮。我省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张慧云等都曾获得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桐江退休于保定市艺术研究所,他认为,在京津冀地区,河北梆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原来各种戏班遍布城乡。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电视普及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去剧场看戏越来越少。政府部门重视和资金投入不足和后备人才的缺失,是河北梆子日益衰落的重要因素。

但是,随着近年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正在踏上复苏之路。保定市文广新局文艺处处长曹建民介绍,目前,保定市有十几个河北梆子剧团,河北梆子重新开始焕发活力。去年设立的地方戏专项帮扶资金150万,今年目前已经投入180万。今年,该市在涞源、易县等8个山区县推出了戏曲下乡活动,每个乡镇每年安排演出6场,每场能够得到3000元补贴。

得知老戏骨们的困难后,易县文体办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出3万元经费给予支持。记者采访获知,易县这帮老戏骨计划继续排演《荆轲刺秦》《墙头记》等剧目,把这些梆子戏送进校园。除了政府资金的支持,他们还想尝试到农村和社区进行商演,对河北梆子的推广和传承进行“造血”探索。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