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走进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项目落地,“飞地”起飞

2017-12-18 09:36: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水印书香唐山印刷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在熟练操作。  记者汤润清摄

□记者 汤润清 闫漪

12月8日,风起天寒。走进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比肩而立,一处处工地上塔吊在半空舞动着长臂……

“机遇难得,时不我待!”芦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庆文激情满满,“芦台是我省在天津唯一一块成建制‘飞地’,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发展的主战场。”

“今年打基础,明年求突破,五年实现新跨越。”韩庆文表示,未来5年是芦台经济开发区的黄金发展期,芦台将紧紧把握机遇,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力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崛起,努力建设一个富裕、繁荣、生态、幸福的新芦台。

放大“飞地”优势,筑牢产业聚集高地

12月8日,在明和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成品石塑地板打包。作为芦台招商引资项目,总部在天津的明和科技早在2012年便已在芦台落地生根。

在距离唐津高速芦台收费站出站口不远的芦台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园区内,东方诚国际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工地3号车间,正在加紧主体结构的建设。据介绍,东方诚公司是一家从北京迁过来的企业,主要从事装配式住宅钢构件的生产,该公司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均是“大进大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非常高。

“落户芦台后,货物运输从公司出发10分钟就能到达芦台火车站,20分钟就能进入天津港,这里特殊的区位及交通优势,让企业节约了运输成本。”东方诚公司总经理多跃刚说。

在东方诚公司的带动下,诚栋股份、浩石集团等企业纷纷组团搬迁到了芦台。而随着它们的落户,芦台经济开发区已成功引进京津装配式住宅产业化项目7个,总投资42.5亿元,全省最大的高端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半小时上天(天津机场)入海(天津港),一小时进京”,这让身处天津的芦台拥有着独特优势。加上地处天津,却是河北的生产成本,落户芦台近5年时间里,明和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冯广义说,他们感受到芦台区位优势带给企业的诸多便利。

据了解,近年来,“飞地”芦台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巧打“京津”“沿海”两张牌,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正在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热土。截至目前,区内京津项目已达75个,总投资289.3亿元。

收割打捆后的水稻秸秆即将被运送到天津市宁河区生物质发电厂进行发电。  高宇航摄

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承接京津产业项目吸引力

作为北京外迁企业,12月8日,天越(唐山)门窗制造有限公司的搬迁正式开始。作为富力地产下属的一家子公司,天越门窗将为北方区域的富力地产各个楼盘提供门窗配套服务。

“今年以来,芦台举办了3次集中签约仪式,新签约亿元以上京津项目10个,涉及总投资38亿元,均可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今年新开工的项目中,亿元以上的项目就达30多个。”芦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自安说。

不仅有速度,且有力度。在与富力的合作过程中,芦台经济开发区大手笔启动了历史上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富力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不远的将来,富力将在昔日不毛之地上再造一个新城。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芦台经济开发区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第一引擎”,在办事效率上突出一个“快”字,全方位为客商服务,提升芦台经济开发区的吸引力。同时,依靠交通一体化的“硬环境”和优化服务的“软环境”,在承接京津产业项目中,芦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行车、散热器、家具制造等多个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依托产业基础优势,芦台经济开发区着力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成功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文化产业集群。其中,年税收达9400万元的华舜汽配生产项目,带动多个相关项目,富达印务、德富泰等10多个绿色印刷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全方位融入,在服务京津企业中壮大

12月8日,作为北京整体转移过来的印刷包装产业项目,在水印书香唐山印刷有限公司的临时生产线上,一本本考研教辅材料在流水线上装订成册。水印书香唐山印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安生介绍,到明年3月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企业年利税将达到2000多万元。

作为早在2012年便入驻芦台的企业,明和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仅2016年,便为芦台创造利税100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这个数字。”预测今年的企业经营形势,冯广义十分乐观。

“在吸引更多更好的京津产业项目落地的同时,芦台也在服务京津企业中壮大了自己。”韩自安说,在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过程中,芦台既要承接它的项目,也将承接它的人口,到2025年,芦台中心城区将成为由产业支撑起来的人口超过10万的小城。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芦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5%。在全国外贸出口持续低迷的形势下,芦台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3%。

融入京津,不仅仅是项目的承接,人口的转移,还有生态保护、大气治理方面的协同发展。在芦台经济开发区二分场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里,记者看到,大面积的水稻秸秆已经打成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秸秆将被运送到天津市宁河区生物质发电厂进行发电。

“这个项目是芦台和宁河区合作的秸秆集中处理项目,两地就秸秆回收利用开展合作,采取市场化运作、政府补贴的形式,秸秆运送到宁河区一家物质燃料公司用于燃烧发电,并享受宁河区相关政策。今年芦台就有7万亩水稻秸秆将被运送到宁河区生物质发电厂。”据芦台经济开发区组宣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盼侠介绍,这一合作方式既解决了芦台秸秆处理的难题,又为天津宁河区生物质发电提供了原材料。

“目前,宁河区已将芦台全部12万亩耕地纳入明年秸秆回收计划。”刘盼侠说,今年以来,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积极与天津市宁河区共同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将芦台经济开发区全部纳入到了宁河区大气污染监控体系,实现高清摄像头全覆盖。

责任编辑:秦秋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