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农业大学:两万名“李保国”继续前行

2017-12-25 14:00:1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

两万名“李保国”继续前行

“到了年底,就可以品尝到我们的柿子果酒了”,12月13日,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敖常伟告诉记者。作为河北农大“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今年9月份,他将研发的技术成果带到了保定市顺平县台鱼乡北康关村,期望乡亲们每年不再为柿子的销路发愁,提高柿子的附加值,让这个偏远而又荒凉的山村富起来。2016年5月4日,河北农大在全省首家发起成立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至今直接参与师生近两万人。他们奔赴全省各地,对接农民需求,畅通帮扶最后一公里,开展多种形式下乡帮扶工作。

顺平穷山村来了高科技

“康关村,穷山根,有女不嫁康关人”“车儿跳,康关到”,这是当地流传多年的顺口溜。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多年来顺平县台鱼乡北康关是个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山村,每年柿子漫山遍野长势喜人,但每年都卖不了,乡亲们只能发愁。

2017年9月底,几个金属大罐子卸在了北康关村村民赵爱民家的院子里,“大家伙”的出现引来村民好奇的目光,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是干啥的。“以后大家都得沾这罐子的光”,赵爱民回答着乡亲们的问题。“这又不是印钞机,俺们沾啥光?”“不是印钞机胜似印钞机”。一问一答中,笑声充满了农家院。

赵爱民告诉记者,以前他做蒸馏酒,在当地市场有限。后来,河北农业大学的敖常伟教授来到了村里,敖教授是研究柿子食品的专家。交流后,敖教授决定将他这儿做个试点,将柿子加工成柿子果酒,让那些漫山遍野的柿子增值。“这要是成了,乡亲们可不都能跟着挣钱啦,这不就是俺们的印钞机吗”,赵爱民笑着说。

敖常伟是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一名教授,也是该校“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他常年研究太行山区柿子利用问题。“太行山区是柿子主产区,村民大都比较贫困,如果将柿子利用多样化搞好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当地村民的经济水平。”敖常伟告诉记者,到了年底,就可以品尝到绿色健康的柿子果酒了。

“柿子可以酿酒、酿醋,剩下的渣可以做饲料等等。因为酒精和醋本身就是保鲜防止滋生细菌的,所以柿子酒和醋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等添加剂,纯正的绿色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应该会不错。”敖常伟说。

踏着李保国的足迹继续前行

像敖常伟这样作为河北农大“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队员,参与为贫困地区帮扶的师生,在2017年有将近两万名。

2016年4月10日,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58岁。他扎根山区35年,“种”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享誉全国的品牌农产品,“建”起了前南峪、葫芦峪等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样板,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10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李保国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在神州大地引起热烈反响,河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李保国精神的热潮。

为继承弘扬李保国精神,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2016年5月4日,河北农大在全省首家发起成立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当年,河北农大共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分队26支、小队122支,对接帮扶河北省贫困村105个,涵盖动物养殖、经济林栽培、区域规划、山区治理、产业经济发展等88项帮扶项目。

2017年,河北农大“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队员奔赴全省各地,对接农民需求,畅通帮扶最后一公里,开展多种形式下乡帮扶工作。2017年,完成调研报告140多篇,入户走访3000多人次,发放农业技术推广、民生调研等各类问卷25000余份,举办专家讲座、现场指导400多场,培训农民25000多人次,现场咨询3000多人次。(记者李连成)

责任编辑:孔思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