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间农民赵佳林37载坚守地震观测台 上报数据逾65万组

2017-12-26 16:14: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公里的路程,赵佳林37年往返走出了7万多公里。

“这么重要的活儿交给咱,就想着要干好了!”

河间农民赵佳林37载坚守地震观测台,累计往返7万公里,骑坏5辆自行车,上报数据逾65万组

沧州河间市有这样一位农民,不论阴晴寒暑,每天早上7时准点儿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前往一公里外的地震观测台,收集观测数据。

37年来,他骑坏了5辆自行车,往返总里程达7万多公里,使用了1.7万多张图纸和450多个记录本,准确记录并上报数据逾65万组,多次成功观测到地震前兆,20多次被河北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评为先进个人。

这位农民就是河间市沙洼乡张天宫村56岁的农民地震观测员赵佳林。

受命:18岁时担起观测地震使命

1980年高中毕业后,赵佳林被河间地震办聘为“马17井”地震观测员。从此,赵佳林每天早晨7时准点儿从家里出发,前往一公里外的“马17井”地震观测台,抄录24组水位数据和气压观测数据,再回家计算好,于8时20分前上报河间地震办。到了下午5时左右,他会再次到观测台检查观测仪器和设备。37年来,他这样一天两趟地奔波着,风雨无阻。

赵佳林在抄录数据。

地震观测员的工作单调乏味,也很辛苦。赵佳林家通往地震观测台的道路虽然只有一公里,但直到前几年才修成砖路,以前一直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泥泞难行。在这条道路上,赵佳林每天往返两次观测数据,可是没少摔跟头。1984年家里安装电话前,他还得每天骑自行车赶往5公里外的沙洼乡政府,利用乡政府的电话上报数据。  1983年秋季的一天,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中,大雨倾盆而下。正从观测台赶往乡政府的赵佳林,急忙将观测数据用塑料布包好塞到贴身处。道路已经变得泥泞不堪,赵佳林顶着风雨,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狂风暴雨愈发猛烈,赵佳林把自行车向路边一扔,脱了鞋,光着脚匆匆向乡政府跑去,因为要赶在8时20分之前上报地震观测数据。

2009年大年初一,河间市突降暴雪,赵佳林穿着棉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观测台取数据。等抄录完数据回到家里,他的双脚冻得都没有知觉了……

三十多年来,这样恶劣的天气赵佳林不知遇到过多少,但每次他都能及时准确地上报观测数据,从未间断。

赵佳林在观测台的院子里。

坚持:37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说起赵佳林观测地震的事,他的妻子杨玉册嗔怪道,“在他眼中,家里的事都是小事,只有观测地震数据才是大事。”

1982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是赵佳林和妻子杨玉册结婚的日子。结婚前,杨玉册就知道赵佳林是一名地震观测员,但没想到他会那么忙。

“俺们结婚那天,拜完天地后就快早上7时了,他说幸好没耽误‘正事’,赶紧跑到观测台取数据。”杨玉册说,“我们儿女结婚的日子,亲戚朋友都来替俺忙前忙后,他却扔下大伙儿,跑去抄录观测数据。”

赵佳林觉得最歉疚的是对不住父母。他说,自从他当了地震观测员,对父母亏欠了很多。1995年,父母在河间一家单位做门卫。一天晚上,母亲突然心脏病发作撒手人寰。第二天凌晨5时,听到噩耗后,他和弟弟含悲赶到河间市区,将母亲的灵柩接回老家。刚把母亲安放在灵床上,他流着泪跟弟弟交待了几句,就赶紧跑到观测台抄录数据了……

2002年,赵佳林的父亲因患哮喘、肺心病住了四次院,每次都是他的弟弟去陪护。即便在父亲去世后发丧的5天时间里,他也从未耽误地震观测的相关工作。

赵佳林正在工作。

心声:这么重要的活儿,就想着干好了

赵佳林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地震观测员的本职工作。与前些年不同的是,观测数据时,他现在需要戴上一副老花镜才能看清了。“一晃37年了,能不老吗?孙女都6岁了。”赵佳林感叹道。

刚开始做观测员时,赵佳林每月能拿到18元的生活补贴,之后涨到36元,又增加到60元、100元、300元……现在,他每月报酬是600元。尽管收入微薄,但赵佳林仍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地震观测员的报酬无法养活一家老小,赵佳林便在地震观测台附近承包了几亩土地种植蔬菜,现在建成了大棚改种无花果。目前,大棚的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他和老伴的生活需求。

这些年来,让赵佳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马17井”曾经有一次水位异常。

“当时,80多摄氏度的地热水一下子喷出来,涌到了值班室。幸亏我当时没在屋里,否则就有生命危险。”赵佳林笑着说,“人没事儿,只是地热水把一墙壁的奖状都给泡了,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

几十年来,观测台已经成了赵佳林心中的第二个家。

因为观测台所处地势低,一到夏天,雨水稍大,院子就会有积水,怕监测台的房子被积水泡坏了,赵佳林经常自己开着三马车拉土垫院子。“现在好了,院子里铺上了地砖,再也不用垫了。家里通往观测台的道路也硬化了。”赵佳林很知足。

37年来,他骑坏了5辆自行车,往返总里程达7万多公里,使用了1.7万多张图纸和450多个记录本,准确记录并上报数据逾65万组,多次成功观测到地震前兆。

“人家交给咱这么重要的活儿,就想着要干好了,不能耽误了大事!”不善言谈的赵佳林讲不出大道理,但是有股子韧劲儿。尽管提起家人,他觉得很愧疚,但想到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地震观测工作,他觉得无怨无悔。(通讯员田秀娟 记者代晴)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