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奇妙科技

2018-01-18 10:48: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剖宫产孩子或更易肥胖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可能更易导致孩子肥胖,而这可能是肠道菌群惹的祸。

为了解剖宫产对后代早期发育时体重增加的影响,纽约大学医学院玛丽亚⋅多明格斯-贝尔等人比较研究了34只经剖宫产出生的小鼠和35只自然分娩的小鼠,定期记录它们的体重,并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它们从出生到成年期肠道菌群的变化。

结果显示,剖宫产小鼠断奶后15周的体重会比顺产小鼠高33%,其中剖宫产雌性小鼠比顺产雌性小鼠体重高出70%,表明体重增加过快问题在雌性身上更为明显。

相对应的是,剖宫产小鼠肠道菌群与顺产小鼠有明显不同,不过这种差异不分性别。顺产小鼠的肠道菌群构成会随着小鼠长大而正常成熟;但剖宫产小鼠的肠道菌群构成起初成熟过快,但后来会变得相对不成熟。

玛丽亚⋅多明格斯-贝尔说,这项研究首次表明了剖宫产与哺乳动物体重增加存在因果关系,也显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母亲会把可阻止孩子体重增加过快的菌群传给后代。

食草恐龙有时也“开荤”

大型食草恐龙通常被认为严格“吃素”,但美国科学家最新发现,它们偶尔也会“开荤”,吃些螃蟹等甲壳类动物。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介绍说,他们研究了10块来自美国西部犹他州的植食性恐龙粪便化石,结果却发现,粪便中存在甲壳类动物遗骸。这些甲壳类动物至少有5厘米长,可能是螃蟹。

研究人员分析,这些粪便应该属于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鸭嘴恐龙。他们猜测,这些体长可达十余米的大块头突然食用甲壳类动物,可能是因为它们在繁殖期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

据介绍,这种行为与现存鸟类类似,一些鸟类会在繁殖季节想办法补充蛋白质和钙。科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

疟原虫也有“致命弱点”

瑞士一项新研究说,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两种蛋白酶,有可能阻断其在人体肝脏和血液中的传播,从而帮助防治疟疾。这一方法还有望用于治疗与疟疾传播机制类似的弓形虫病。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疟原虫从蚊子的唾液传入人类血液,并随血液移动至肝脏,它对血液红细胞和肝脏细胞的破坏会导致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学术刊物《科学》新一期上报告说,疟原虫能否生存和传播,一个关键是其进入和离开宿主细胞的能力。疟原虫在侵袭宿主红细胞的过程中,会利用两种特别的蛋白酶,例如其中一种蛋白酶能像“分子剪刀”一样“切开”红细胞的细胞膜,让疟原虫能够出入红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抑制剂能同时阻止这两种蛋白酶发挥作用,从而让疟原虫出现“致命弱点”。过去一些疟疾药物常面临抗药性的问题,但疟原虫同时产生与这两种蛋白酶相关的抗药性的可能性极低,这有助研发更有效地抑制疟原虫传播的药物。

(本组稿件/记者吴韬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谭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