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医疗合作:京津冀共绘“健康图谱”

2018-02-01 11:43: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专家郝津生(左一)在手术室对保定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聂雷(中间)进行手术测试考核 。 保定市儿童医院供图

[阅读提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是题中应有之义。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3年多来,河北省先后已有3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有关机构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吸引北京专家累计1000多名进行诊疗服务,服务群众达7万多人次,有效缓解了北京医疗运行压力。

河北群众家门口的京津医生多了,去京津看病的河北患者少了。变化背后,三地医疗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未来又应该怎样深化?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走访。

燕达医院北京市医保收费口排队的人 。  陈浩摄

技术对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力

1月20日,保定市儿童医院,北京市民肖先生6个月大的女儿肖刘馨住院7天后顺利出院。

在最近一波流感高峰中,肖刘馨出现高烧、咳嗽症状,并引发肺炎。来到保定市儿童医院前,肖先生一家在北京遭遇了“看病难”。

“早上八点就到北京儿童医院了,可一直排到下午三点还没看上医生。”眼看孩子高烧不退,咳嗽得哇哇直吐,夫妻俩心急如焚,在朋友的推荐下,开车直奔保定。

“真没想到,这里的技术和硬件都很不错。住进保定市儿童医院后,孩子的情况很快稳定下来,一个星期就痊愈出院了。”提起这段保定求医经历,肖先生赞不绝口。

从河北病人涌向北京各大医院,到北京患儿“回流”河北就医,肖先生一家的故事是否只是偶然个案呢?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3年多来,河北省先后已有3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有关机构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三年来,吸引北京专家累计1000多名进行诊疗服务、服务群众达7万多人次。北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9.1%,下降到了2017年的7.5%。

“数字变化背后,是近年来河北与京津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合作、科室托管、合作共建、人员进修、远程会诊、绿色转诊、带教讲学、专科合作等不同形式,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省卫计委规划处调研员王成林表示。

随着京津冀医疗卫生不同形式合作交流的开展,我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带来对本地患者的“截流”效应,甚至还出现了北京患者到周边我省基层医院就诊的现象。

“2015年我们的门诊量是25万多人次,到2017年,短短两年多,年门诊量已经达到46万多人次。”保定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顾芳介绍,2015年5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正式被北京儿童医院托管。“2017年,北京儿童医院派出专家1190人次,看诊患者2503人次。”

托管使保定市儿童医院实力显著提升。

“托管之前,我们气管镜方面的手术一年不到100例,对支气管异物,哪怕只是卡了一个瓜子皮,我们都只能劝家长快带孩子去北京。而2017年,我们做了370例气管镜手术,光支气管异物就取了20多个。”保定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冀超玉说。

借助托管,两家医院之间的对接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通过深入合作,我们对保定市儿童医院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医院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更科学的规划。”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郭琰介绍,保定市儿童医院原来只有7个内科病区,托管后,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根据医院情况,重新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划分,新增内科特色专业门诊8个,填补了保定市没有儿科专业门诊、专业病房的空白。同时,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实现科室全面对接。

“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冀玉超十多年前就曾到北京学习过气管异物的操作技术,早就和郭琰认识。“但是那种培训没有有针对性地上手练习,回来以后还是不敢做。而现在,手术中北京专家会讲每一步注意事项。跟了郭大夫几台手术后,我们很快就上手了,现在连我自己也成了‘师傅’。”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应该说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要从追求合作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如何在合作中提高我省医疗技术水平和队伍素质,形成一支‘不走的北京医疗队’,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这也是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分级诊疗的关键。”王成林表示,为了推动高质量合作,我省将打造样板,持续推动北京—燕达医院、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北京—曹妃甸、北京—廊坊、北京—保定以及10所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委属(管)医院与河北省12所医疗机构重点合作项目。

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在保定市儿童医院为疑难患儿手术。保定市儿童医院供图

医保对接开始突破制度壁垒

1月15日一大早,在位于廊坊市三河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燕达医院,“北京医保”挂号收费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里,是全国最早针对不同地域患者应用不同收费体系的医疗机构。自从2017年1月该院开通京冀异地医保直接结算系统以来,住在燕郊的30多万北京参保人员,都可以直接用北京社保卡在河北看病、报销。

“原来,他们守着我们医院,却不得不进京看病拿药。不然,就得自己先垫付医药费,再把医保卡拿到北京由单位统一报销。报一次就耽误一个多月。”燕达医院医保中心主任吝卫敏介绍。“现在,在我们这儿看完病,不仅能直接结算,而且还能按照北京医保的比例和目录报销。仅仅一年,医院接诊的病人就翻了两番。”

制度的壁垒,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也曾给我省承接京津的医疗卫生资源外溢造成不便。

在燕达医院门诊口以南,紧邻的就是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目前,中心已承接1600余位老人入住,其中京籍老人占98%。

“前有医院,后有养护中心,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医养结合。但在开通北京医保结算系统前,我们的医院更像个‘摆设’。”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崔凯介绍,因为不能进行北京医保结算,数以千计的入住京籍老人的日常用药,只能由中心派专人拿着老人的医保卡到北京各定点医院去逐一购买。“光这一项,每周就要派出近20个工作人员,围着北京城拿药,一跑就是一整天。”

如今,在此居住的北京老人终于可以在这里开方取药了。

“燕达医院两套医保结算系统并行可谓制度的一大创新,而制度突破给燕达医院释放的活力,也让我们认识到制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对接的必要性。”王成林表示。

制度的突破正将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引向深入。

王成林介绍,如今,全国实现医保异地结算,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医师区域注册和跨区域执业注册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京津冀还开展了药品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实现了天津、河北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跨省份结算。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陶四海认为,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三地医保统筹层次、报销比例、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统筹协调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的支持保障、管理运行、互动共赢等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化解这些难题,这需要三地继续协力合作,破除壁垒,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积极向拓宽领域、提高层次、健全机制方面推进。”陶四海说。

“现在各地都在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我们期待京津冀间的数据能打通,让‘数据跑腿’代替‘百姓跑腿’。”邯郸市第一医院院长刘吉祥表示。

北京协和医院杜铁宽教授进行查房、病例讨论。邯郸市第一医院供图

管理对接逐步向细节渗透

“对于河北来说,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除了要积极畅通制度衔接,增强自身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内容。”陶四海指出。

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涉及医务、护理、人事、财务等各个方面,甚至具体到病历的书写、医生查体的流程、消毒的操作步骤等细节。

一年前,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始建立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胸痛病人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建立了绿色通道后,病人一小时内便能进导管室,给抢救提供了宝贵时间。这是北京、天津的专家来后给我们的建议。”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郝保乾说,“建立绿色通道,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如果不是京津专家的建议,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必要性,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具体应该怎么改,心里也没底。”

采访中,很多基层医护人员反映,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推进以来最大的收获。

脑外科一类切口手术感染率居高不下,曾深深困扰邯郸某医院。

“后来,协和医院来的专家对我们进行全流程指导,从怎么刷手、怎么消毒、怎么铺床开始,一点点细化,感染率高的问题居然轻松解决了。”该院工作人员解释,基层护理人员在院校培养阶段是不分专科的,往往只有一个通用的操作流程,但到医院后,需要结合各科室特点,对具体操作有更详细的指导和要求。而这些,原来在基层医院,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

管理能力和理念不到位,还往往在更深层次上制约了很多合作的开展和深化。

一位北京专家曾向邯郸市眼科医院院长韩伟说起这样一个细节:“有次我来邯郸做手术,一台手术做完了,可下一台手术的麻醉竟还没开始,就这样白白等了半个多小时,不够默契。”

“对连台手术,北京大医院都对各个环节的衔接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浪费半个小时听起来不算大事儿,背后却是管理接轨的大问题。”韩伟深有感触地说,难怪有些基层医院能和专家保持长期合作,有的却只能做成“一锤子买卖”。

如今,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省内很多基层医院来说,能把北京医生请来已不是难题,但能否通过合作,倒逼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和理念,做到真正、长久地把优质医疗资源搬到群众家门口,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去年12月11日,邯郸市眼科医院获批我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在相关文件中,笔者看到,其内容涵盖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拓展便民惠民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培训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经济运行管理制度、规范细化后勤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制度等各个方面。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推进,依赖于标准的统一。”陶四海认为,就像推广普通话,只有大家采用同一套规范,执行同一种标准,对接才能够顺畅,这是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能否深入推进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记者周聪聪、朱艳冰 通讯员王言)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