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人物|“快闪”道别 温暖永存

2018-02-08 07:29: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快闪”道别 温暖永存

——一位高校退休教师和他的学生们

手持鲜花的池建斌和学生们。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阅读提示

1月13日,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分院的师生,因为一次真情流露,意外成了网红。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当天,在他结束退休前的最后一课之后,学生和同事们为他准备了一场“快闪”作为送别。粗糙的剪辑,不高的像素画面,因为紧张和腼腆显得不那么流畅的学生祝福却让这位在学校一向以严格闻名的教授忍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段“快闪”被传到网上后,很多人在点赞的同时,留言感慨,这才是师生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位感动了学生又被学生深深感动的高校教师是谁?从这样一场温暖的送别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1月13日,学生们送别池建斌时的场面。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1.“他是我们专业入门的引路人”

1月13日,周六,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分院工业设计系教授池建斌走出教学楼。

这段路、这栋楼,他都很熟悉,工业设计系成立17年,他一直在这里教学,而且直到一年前才卸任系“掌门人”。

不一样的是,刚刚结束的,不仅是池建斌本学期所带的最后一个班的最后一课,也是他35年执教生涯中的最后一课。

下课后,池建斌“按计划”和这个班的学生合了个影,然后抱着学生们送给他的鲜花下了楼。

“原本就是想着跟我这学期教的几个班都合个影,留个纪念。”无论是鲜花还是合影,本来都已经让这位即将退休的教授颇有感慨。

但当他迈下了学院大楼的最后一层台阶时,突然,一群学生从大楼的另一个门口跑了出来,把他簇拥了起来。

左看右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都是池建斌在课堂上教过的,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越来越多学生,还在从不同的方向朝着他聚拢过来,使劲拍着巴掌,掌声越来越大。同时,学院大楼西侧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学生们为他录制的视频。画面里,深情惜别、温暖祝福的,有刚刚还在课堂上聆听池建斌最后一课的在校生,还有早已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学生……

这段谈不上多么精巧别致的“快闪”,被在场学生拍成了视频并传到了网上,很快收到大批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视频里,怀抱鲜花的池建斌,表情从错愕到惊喜,跟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手就挪到了眼睛上,擦了一下,没擦干,又擦……

1月20日,还在紧张批阅期末考卷的池建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没想到大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送我,那一刻真绷不住了。”

在现场落泪的,还有很多学生,机1603班学生李玉雯就是其中一个。

在大屏幕播放的视频中,李玉雯比出了一个大大的“心”,她的同班同学,一群90后年轻大学生,则大声喊出了心里话:池老师,你是我们的男神!

儒雅的池建斌并不完全是因为帅,才被学生称为“男神”。

“入学时,新生专业入学第一课,就是池老师给上的,可以说他是我们专业入门的引路人。”目前在长城汽车从事设计工作的韩瑞凯跟随池建斌本硕读了7年。

池建斌不只是众多学生在专业入门阶段的领路人,他本人也曾在专业技术领域获奖无数:他的铁路隧道工程竣工图计算机绘图,曾获得铁道部南昆线新技术推广二等奖;铁路隧道竣工横断面成图管理系统,则获得了中铁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因秦岭隧道II线平行导坑开挖地质资料计算机成图技术研究,获得中铁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专家教授云集的石家庄铁道大学,池建斌在业务上的建树可能算不得十分突出,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却令一代代学生心生崇敬。

2001年,冯桂珍成为池建斌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很多课程经常是老师一对一给她上。“池老师当时教我计算机图形学,有时需要手绘图例,他从来不用工具,直接就画——手绘画图很难的,要符合投影关系,可池老师随手画出来的,比教材上印的还规范。就算课堂上只有我一个人,他画的也永远丁是丁卯是卯。”

冯桂珍毕业后留校,和池建斌成了同事,第一年跟着池建斌旁听学习。“讲课是一门艺术,听池老师讲就是一种享受,他会把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留一点空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前我当学生时没意识到,当了老师开始琢磨,这种调动学生思维的授课方法其实特别讲究技巧。”

2.“他教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给本科生上完最后一堂课的池建斌,手头其实还有不少教学任务。要到今年5月,他带的两名研究生才毕业答辩,这期间的论文指导还要做。“正式退休是到3月,该干的活还要干下去……”说这话时,池建斌的桌子上摆着本次期末考试全系一千多份制图课程的试卷。

一到考试季,几乎每一所高校,都会有“四大名捕”的传说在校园里流传——历年阅卷评分最严格、给学生“挂科”最不留情面的老师,总会被学生们私下贯以“名捕”的称号。

池建斌,就是这样一位名震全校的“名捕”老师。

“到现在还有学生问我这个典故。”说起这事,平常不苟言笑的池建斌也不禁笑起来,“我知道这个外号,这外号得来的时候我还年轻,最初是有学生制图课考得不好,找到我,想让我通融一下……”

池建斌挥手做了个制止的动作。“我说这个不可以。这涉及一个公平的问题,你的同学认真读了一学期,你天天都在玩,给你通融,对认真学习的同学就是不公平的。我要让认真学习的同学感受到努力学习的成就感。”

这,当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公平问题。“我们是一所铁道大学,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以后很可能会参与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那些国家投资动辄数以亿计的工程,我们每个人坐火车走过的路、路上桥和洞,都有可能是他们参与设计施工的。不养成严谨的专业品德,日后的工程能让人放心吗?”池建斌认真地说。

在和教学有关的任何事上,他的眼里都揉不得沙子。

“我第一次交论文给池老师时,也是查了很多文献,自认为很仔细了。结果过了几天池老师给我发下来,标点、错别字、语句不通的地方,全部在文档中标注出来。从那以后,我写什么材料,都特别仔细。”冯桂珍回忆她跟随池建斌念研究生时的一幕。“通过这些小事,他教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池建斌在细节上的一丝不苟,还带动了工业设计系的教师团队。“我们系的教学资料存档,包括教学任务制定、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等等,都是按池老师要求的进行规范。至今,我们每年都会将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录入表格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怎样重点讲解,这些都要写入年终小结。”工业设计系主任张增强介绍。

去年,校教务处将工业设计系在教学文件归档管理中的这一做法作为典型推广到了全校。

包括池建斌在内,工业设计专业4名制图课老师承担着全校4个专业的1300多名学生的制图课,每个老师每学期的课时高达950多个。“就算光布置作业、看作业,也够我们几个人忙活了。可池老师还是带着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录制视频做了一套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冯桂珍说,正是在池建斌的带领下,系里的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课,从2003年获得了河北省精品课,到2013年又被评为首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后又两获铁道大学校内组织的课程评比团体一等奖,保持了长期的高水平。

“老师的课讲得怎么样,其实学生心里都有数。说实话,学生们这样为池老师送别,让我们年轻教师感到特别震撼。”冯桂珍说。

3.“他了解90后大学生”

池建斌的最后一堂课,严格意义上,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2016级工业设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工业设计史考核环节之一,不划重点不做题,而是一场辩论赛。

“我们组抽中的题目是‘工业设计历史中,是潮流造就了大师,还是大师引领了潮流’。”参加了这场考试的李玉雯说,其实这样的形式要比死记硬背概念,考察得更多。“单是准备辩论题目,我们就得准备几天,要准备多个题目,图书馆里和专业课相关的内容都要查阅一遍,在里面一泡就是好几天。辩论赛从赛制到组队,都由我们自己来安排,还要组织语言进行辩论,锻炼了多种能力。这比一般考试有意思多了,掌握的内容也更多更活。”

这正是池建斌2013年在全校率先推出理论课用辩论赛形式考试的初衷。

池建斌对1月13日的最后一课表示满意,虽然因为小组辩论太激烈,他要点评时都有点插不上话。“我负责对题目设置以及辩论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打分,这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谁用了多少功夫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们在辩论中一目了然,分数出来大家也服气。”

“现在的学生和过去不一样了。”说起眼前的这些90后大学生,池建斌感慨。而张增强则说,“他(池建斌)了解90后大学生”。

1983年,池建斌从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35年间,他见证了大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变迁。

“当年学生对老师在课上讲的所有内容都感觉很新鲜,现在呢?大学生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从小接触到的信息就是海量的,让他们再像我们那个年代那么单纯,专注一件事,很难。”池建斌说,他也在逐步摸索,让课堂更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点名、考勤都是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课堂质量来吸引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人讲学生听,在池建斌教授的服务设计课上,他打破了这种模式。“对这个课我有几点思考:首先,服务设计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是个团队工作,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其次,要公开讨论,才会有挑战。你装在口袋里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拿出来!你的点子很差,团队就否定你……”

池建斌这学期为这一课程拟定的考试题目,是要求学生在健康、养老、休闲中任选一个,设计提交的设计作业要有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设计文档、报告整理、过程汇报、终评汇报、视频演示等多个环节。“过去培养的学生,走出去可能是专业领域的精英,所以更偏重理论学习,现在是大众化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这样就要求走出校门的学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比如你做服务设计,需要考虑方方面面,需要你打动投资者和消费者,甚至细化到你要解释一张桌子出现在服务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池建斌说,几年前,当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第一次听说要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时,既兴奋,也紧张,因为大家从来也没学过做视频。“我就跟学生讲,没关系,你们试试看,也许没那么难,现在网上不是有那么多的视频软件嘛,总见过别人做的东西。要自学,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也包括培养学习能力。”

“做老师,最开心的莫过于学生比你强。”池建斌说。(记者白云)

记者感言

是什么温暖了我们

阅卷中的池建斌。记者 白 云摄

记者到石家庄铁道大学采访的那一天,1月20日,校内的一条暖气管道爆裂,工业设计系几栋楼的暖气都停了。

1300多名学生的制图试卷摆在桌上,6位老师穿着羽绒服围坐在一间办公室的长条桌前,埋头判卷。除了偶尔抱起保温杯,搓搓手,呵口气,整整一上午,手中的笔不停。这其中,既有已经退休的池建斌,也有年轻的教师冯桂珍。

判卷标准并没有因屋子里的低温而打折扣。有时,有的老师会把笔顶在下巴上思考半天,还要和其他老师讨论,再给出合适的分数。

得知这里的暖气要修几天,老师们判卷的三天可能都要在这个温度下进行时,记者内心里突然有一些触动。

师德,就散落在教师这个职业的角角落落。当我们审视这个职业时,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其实在很多老师的日常中,已经成为习惯了。

再让我们回顾下那场送别池建斌的视频。负责剪辑视频的系主任张增强说,当征集祝福语的倡议出现在学生们特意背着池老师重新组建的师生微信群之后,群里一下热闹起来。有位考完所有科目、已经离校的学生,特意连夜录制视频发了过来。

看着视频里一段段祝福和感谢老师的话,看着视频里6个男同学说完老师您辛苦了后对着镜头深深地一鞠躬,一股暖流同样在记者心中涌动。

正是这段画风朴素的“快闪”,给了很多人一个机会,去认识我们身边平凡生活中一些不变的珍贵。

尽管一届届的学生和过去的不一样,但他们身上也有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感恩。正是因为完全明白老师们的良苦用心,这些大学生,才会用这样全新的形式、用这样毫不掩饰地表达,来传达他们对所尊重老师的认可和不舍。

我们愿意为这样新颖而直白的表达点赞,更愿意为这样的师生感情点赞,为那些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三尺讲台上,坚持对学生言传身教、坚持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的普通教师点赞。

采访中,记者问了年轻教师冯桂珍一个问题,如果你退休的时候,你是否希望也得到这样一场告别。冯桂珍充满期待地说:“当然。我愿更加努力。”(文/记者白云)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