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时代新作为】在奉献与坚守中绽放青春芳华

2018-02-21 06:43: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奉献与坚守中绽放青春芳华

——新春再访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生

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辗转,2月13日晚,庞胜利和妻子侯朝茹终于从遥远的新疆回到老家涞源县。

“回来看看爸爸,跟亲人团聚一下。”窗外的灯笼映红了庞胜利的脸。两口子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家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远赴新疆且末县支教,便注定与亲人聚少离多,但庞胜利夫妇已经坚持了18个年头。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的巨大鼓舞下,在像庞胜利、侯朝茹这样的首批西部支教成员深深感召下,近4年来,保定学院有30余名毕业生加入西部支教群体,志愿奔赴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省区市的边远地区,为当地教育事业奉献青春。截至目前,选择支教的保定学院毕业生已达140余人。

一种胸怀,点燃青春梦想

“老师,给您拜早年啦,您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呀?”

2月12日晚8时,保定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5级学生刘帅的微信里收到了一条祝福信息。

“是‘小辫子’发来的。”刘帅告诉记者,“小辫子”是他暑期支教时给所教班里一名小男孩起的爱称。

“小辫子”的聊天信息,勾起了刘帅的一段回忆——去年暑假,他和学校的其他11名同学,一起参加校团委组织的“麦浪飞翔”志愿服务活动,去保定市涞水县东文山小学开展12天的农村支教。

活动刚开始,相对艰苦的农村生活让刘帅有点退缩,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选择坚持下来:当地一个8岁的孩子,为了上课每天凌晨5点出发,需要在母亲陪伴下花两个小时翻越两个山头来学校……

奉献的青春是快乐的。十几天下来,刘帅和孩子们处出了感情。“离别时,‘小辫子’一直在哭,我就和他说,只要一有空还会回来给大家上课。这不只是安慰的话,是真心话。”刘帅表示,他已决定,毕业时选择去支教。

一次支教经历,一生支教情怀。

记者了解到,仅去年暑假,该校就有41支类似“麦浪飞翔”的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在行动。而寒假伊始,这些志愿服务团队又开始谋划组织新的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是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定学院团委干部王保辉说。

关注留守儿童的“七彩课堂”、照看双职工子女的“四点半课堂”……如今,在保定市区及周边县市的敬老院、福利院、偏远山村里,时常可以看到保定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目前,全校1.6万余名学生中有93%以上参加了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人均志愿服务20小时,学校有15个集体分获“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保定市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种情怀,坚守奉献初心

步入保定学院,一块巨石映入眼帘。这就是“回信石”。

静默的石身已染上岁月痕迹,但上面镌刻的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依然清晰。

石后的草坪内,一棵红柳傲然挺立,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红柳树是庞胜利4年前从新疆且末县寄回的。时光飞逝,算一算,保定学院首批西部支教成员前往且末县中学支教,已经18个年头了。

“较早前往西部支教的毕业生们没有一人打退堂鼓,至今仍坚守在边疆教育一线,而且不断取得新的业绩。”经常与支教毕业生联系的保定学院办公室主任马丽娟告诉记者。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先后被评为“巴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而他们中的荀轶娜、王伟江、辛忠起等更是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庞胜利和侯朝茹因业绩突出,去年8月,他们被且末县派往库尔勒的巴州二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培训。

“过完年就得马上回去,初六孩子们就开学了,正是高三最关键的备考阶段,可不能耽误。”庞胜利刚进家门就开始盘算起返程日期,而一旁的侯朝茹笑称家乡的生活只能以“秒”计。

“去年又有4名师弟师妹来且末支教,很高兴看到他们作出和自己一样的青春抉择。”庞胜利说。

“当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承载了一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精神,作为这种精神的承载者,我们无怨无悔,依然坚守着在信中向总书记表达的那份‘初心’:我们愿意做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庞胜利的话感人肺腑。(记者吴韬)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