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金融精准扶贫应打好组合拳

2018-02-28 09:58: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近年来,河北省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一批贫困县脱贫摘帽。其中,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我省也探索形成了阜平县的金融扶贫模式、隆化的“政银企户保”模式等各具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金融行业要主动适应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变化,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打好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优化信用环境,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有效保障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要加强金融服务又要注意风险防控。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必须以坚定的态度、坚决的行动,深入推动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对“三农”和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有效保障。

优化信用环境,一是要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贫困地区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加强金融与工商、税务、公安、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整合相关信息,建立贫困地区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降低扶贫对象的信用风险,强化农户的信用意识。二是要严厉打击各种恶意逃废债行为,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同时,要建立政府、保险、银行风险共担机制,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创新金融服务,满足扶贫需求侧需要

精准扶贫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从实际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服务,还需要理财、咨询、结算等多样化服务;不仅需要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还需要保险、证券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因此,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满足扶贫需求侧的需要,打好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

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金融需要,一是要准确把握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需求特点,因地制宜地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针对农户的理财需求开展“农家乐理财一卡通”业务,帮助农民有效分配资金;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二是要创新保险产品,拓宽保险覆盖面。政府要鼓励保险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事业中,创新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扶贫小额保险等保险险种,加大对贫困户的保费补贴力度,适度降低保费费率,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三是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证券机构应加强贫困地区的网点建设,加大业务投入力度,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提高贫困地区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鼓励贫困地区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融资,对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融资的企业给予优惠。

通过金融精准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金融机构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激发他们通过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要以金融支持为引导,调动他们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找市场、找门路、发展产业,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一是坚持金融帮扶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二是加大金融扶贫的宣传力度,既要宣传金融基本知识,使贫困户了解什么是贷款、如何贷款等金融知识,又要强调扶贫贷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引导农户树立“信用也是财产”的意识。三是强化精准对接,减少资源错配。金融扶贫尤其是扶持产业、项目时,要注意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注重项目的实际效果。只有对接真需求,才能真正发挥金融资金的作用,使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四是加大对文化扶贫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贫困地区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通过金融精准扶贫增强扶贫对象“造血”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局面。如果单纯地给资金、给项目,往往难以取得切实的扶贫效果。当前,金融机构应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通过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等,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增强扶贫对象“造血”能力,一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金融人才支持与培养。一方面,选派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高等学校的优秀金融专业教师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将最新的金融知识、金融信息等带到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金融动力”;另一方面,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的金融培训,既可以邀请金融专家到贫困地区讲学,也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把贫困地区干部送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送到高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提升其金融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二是实施居民金融素养提升计划。构建居民金融教育体系,使居民金融知识普及常态化,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三是为贫困地区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支持。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对贷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贷款人学会一种技能。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帮助当地引进优质企业及适合的项目,引导企业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杨伟坤、李巧莎、郑思海)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