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民生热议】为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2018-03-11 07:25: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主持人:记者龚正龙

嘉宾:

张妹芝:全国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

刘莉沙: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支部书记

袁红梅: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莲池区东方家园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让人感受到了更多的民生温暖。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不断拓展文化惠民内容、创新文化惠民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增量提质,持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一提法不仅咱们省两会提到,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张妹芝委员说,当前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供给侧,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增加总量、提升质量。

创排了35部舞台艺术作品;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举办群星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全国巡演……初步统计,2017年,全省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约10万场,观众达5800万人次以上。

尽管如此,总体供给量仍显不足。“我们常年在基层演出,经常碰到许多老百姓赶十几里路来听戏。为啥?因为基层演出太少啦。”刘莉沙委员说,随着物质生活日渐富裕,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盼望的是“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年不断档”。

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通过精品创作带动整体繁荣。“基层期盼活动多、演出多,但并不是演啥老百姓都爱看。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是谈不上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刘莉沙委员建议,继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精品创作专家咨询机制、题材规划体系、精品扶持奖励机制等制度体系,为文艺精品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

有了精品,还需有品牌。“品牌意味着号召力,意味着认可度。比如省心连心艺术团,常年扎根基层,全年能演出3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张妹芝委员建议,对于目前涌现出的知名文化品牌,要继续管理、经营好,继续做大做强,并及时归纳总结经验做法,带动打造更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品牌。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让这些文化品牌茁壮成长,吸引越来越多群众主动热情参与。

均衡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点在基层和农村。我省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当前致力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尚需在完善政策、健全设施等基础环节继续发力,从而真正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完善政策机制,让基层文化体系建设顺畅起来。”采访中,代表委员们指出,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杂,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基层公益性文化机构,工作业务由上级文化部门负责,人员由乡镇政府管理,造成管理职能不顺,乡镇文化站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难以专心抓文化工作。建议打破原有运行机制,将乡镇文化机构的管理权限上移,人财物统一归县级文化部门管理,建立起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

“要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张妹芝委员表示,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欠账多,基层和农村文化场馆设施相对匮乏、落后。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今年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中,将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建设纳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在全省建设70个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乡镇服务点。按照每个服务点5万元的建设标准,统一配备公共文化一体机、摄像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同时,继续开展首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基层文化设施亟需提高利用率。袁红梅代表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留得住的基层公共文化队伍,让基层文化设施有人管理、文化活动有人指导开展;另一方面要广开思路,提高设施利用率,比如和非遗展演进社区等活动紧密结合,让文化设施常用常新,让文化场馆活起来。

有效对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提法,令人们对文化生活充满升级之盼:在博物馆,可欣赏珍贵的文物藏品,还能够听讲座、学民俗、体验DIY手工制作的乐趣;走进图书馆,可以纵览古今中外名著,更可以在文化讲堂、读书沙龙中分享和学习……

“这不是梦想,关键是能否及时更新公共文化服务观念,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袁红梅代表表示,文化产品的供应方式要具有针对性。在一些偏远乡村,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等方式是可行的,但这样的方式未必适合城市社区。在城市里应该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的便利条件,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更为先进和多元的方式来开展文化服务,比如利用电子阅览室开展读书竞赛、利用演播室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等,甚至可以开展面向居民的“文化服务问计”活动。“弄清楚群众到底需要什么,然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菜单式服务把公共文化服务主动权交给群众,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让供需不再错配,还需创新机制。采访中,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到去年在省会推出的“文化惠民卡”,认为这一举措极大地激活了市场和创作。

“‘文化惠民卡’由财政补贴院团改为直接补贴群众,老百姓有了充分的选择权,不仅活跃了文化消费,还能引导文化机构按照观众需求进行生产创作。”刘莉沙委员说,目前在“文化惠民卡”的引导下,许多院团主动和市场对接,比如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向受众群体“取经”,甚至由他们来推荐好故事进行改编创作……这些跟踪反馈机制建立起市场和创作的互动,实现了供需对接,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离不开社会力量参与。”张妹芝委员介绍,社会力量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为了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2017年省市县三级安排的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约1亿元。“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深入落实《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确保下乡演出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