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关注|向微信朋友圈谣言“亮红灯”

2018-05-03 07:21:14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探索处置谣言途径 建立共治长效机制 提高公众甄别能力

向微信朋友圈谣言“亮红灯”

新华社发

《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国务院通知:取消港澳通行证》……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否曾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

作为时下流行的一种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与此同时,各种不实信息也通过朋友圈肆意散播,甚至扰乱公众生活。朋友圈谣言的形成、传播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发布者、监管者、转发者又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探索处置谣言有效途径,让公众及时了解真相

“雪里有融雪剂,玩雪伤眼睛”,这是百度联合其他网络平台4月份最新辟谣的谣言之一。这个朋友圈谣言中有所谓媒体试验、权威机构观点,如此“专业”的“科普”文章,可能会迷惑许多读者,进而“温馨提示”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5月1日,省会市民姚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家人微信群里经常会收到亲戚发来的这种文章链接,并不时提醒大家“牛奶与茶不要一起喝”“豆皮最近不能吃”等,一开始他还回应几句,后来就干脆不理睬了。

全城发布寻人寻物,家中出事求助爱心捐助,冒充权威以健康名义“科普”……近年来,不少网络谣言常常在朋友圈被快速转发,给不少人的生活带来困扰。

朋友圈缘何变为网络谣言集散地?

“作为一个相对私密的圈子,微信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这种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的信息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尚海龙表示,由于涉及隐私保护,微信官方不能进入用户朋友圈进行点对点辟谣,因此其自清洁机制较弱。

朋友圈到底有多少谣言?一份来自微信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微信朋友圈因谣言举报而处罚公众号约18万个,接受用户求证次数超过7120余万次,其中出现频次和比例较多的谣言类别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和迷信。

为了减少谣言的产生,微信创立了微信辟谣中心。目前这一平台已引进超过800个第三方权威机构加入,包括国家食药监系统机构、中央媒体等。仅去年一年就科普4.9亿次,覆盖用户1.4亿人次。同时腾讯还推出微信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对举报次数较多或造成影响较大的谣言进行辟谣,不定期推送文章,并梳理造谣、传谣的常见手段方法。

尚海龙表示,虽然网络谣言的出现很难完全避免,但相关部门和媒体平台仍可选取同一类谣言中最有代表性、传播最广的例子予以及时回应,通过一次次的辟谣,用权威的声音让公众及时了解真相。

建立社会共治长效机制,遏制谣言滋生传播

邢台市民王磊以前刷朋友圈,最关注养生知识:听说热柠檬水能抗癌减肥,他就去买当下最火的、价格不便宜的柠檬杯;听说纯净水会导致人体营养流失,他便将刚买不久的净水器束之高阁……“关注了很多公众号但后来发现很多都是骗人的。”王磊有些气恼地说。

到底谁在制造、散布这些谣言?网络谣言又为何屡辟不止?

“朋友圈在不断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有极少数人为了博眼球或获取利益,肆意突破底线,甚至恶意触碰法律的‘高压线’。”尚海龙说,一种典型的情况是,一些微信公众号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益,通过制造网络谣言来提高点击量和关注度。

此外,网络谣言背后还有故意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多重图谋。“比如一些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势必冲击某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同时给相关替代产品生产者带来利益。”尚海龙表示。

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近年来我省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省网信办成立河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处置各类公众举报信息,并举办网络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广大网民参与和维护网络安全热情。

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自今年2月起我省公安机关开展了“净网2018”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侦破黑客攻击破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赌博等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9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63名,捣毁犯罪团伙8个,清理各类违法有害信息3656条,依法查处传播散布谣言和有害信息网民60人。

“政府相关部门要对谣言加大打击力度,特别是对有组织、有利益动机的谣言制造者,要揪出其背后的利益链。”尚海龙建议,一方面要健全法律,使互联网信息相关的法律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规定相衔接,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在互联网上倡导诚信意识。

告别盲从心理,避免为谣言所伤

“某某孩子丢了,父母非常着急,有信息的麻烦拨打电话137××××××××。”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朋友圈中见到所谓的爱心传递、寻人求助信息后,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顺手转发。

“这类谣言往往读完让人心痛,想到只要轻点手机就可能会帮助到求助人也就转发了。”省会市民高女士的回答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记者在省会街头进行随机采访,多数受访者均表示转发朋友圈寻人信息前不会查证内容的真实性,且面对网络谣言也曾“中枪”。

对此,家住省会和平佳苑的朱先生感触颇深。不久前,朱先生看到朋友圈中一位老人走失信息后,特地拨打联系人电话询问情况,却被对方告知是有人在恶意散布其电话,这让他很受打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不经意间被利用,成为了网络谣言推手。”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法商系教授马章民表示,要求公众辨别信息的真伪存在难度,尤其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公众急于了解事件真相及进展,却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在焦虑普遍存在情况下,人们常常会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产生盲从心理,这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谣言止于智者。越是危言耸听、违反常理的信息,越要分析信息源的可靠性。”马章民表示,很多网络谣言其实存在事件逻辑不通、信息模糊不清、联系电话归属地与发生地不符等“硬伤”,公众对那些含有“听说”“传闻”字眼的信息,尤其要格外留心,如果自己判断不出信息的真伪,可以通过查看权威机构的信息发布辨别,或者联系相关部门求证,避免为谣言所伤。(记者吴韬)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