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聋哑妻子瘫痪14年,霸州“好丈夫”不离不弃

2018-05-04 09:09: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驻廊坊记者 庞永力

在霸州市渔津洼村的一处简陋民宅里,瘫痪在床的聋哑女人李娟发出呜呜的叫声。她的丈夫郝胜利闻声走上前去,看看她有什么需要,是渴了,还是饿了……

这样的场景持续14年了,在这个贫困之家,婆婆对儿媳、丈夫对妻子一直不离不弃,维系着命运多舛的李娟的人生。

“家庭不幸我不抱怨”

5月1日下午,霸州的天空飘着雨丝。记者来到渔津洼村郝胜利的家。

郝胜利身材矮小,他告诉记者,“聋哑、瘫痪的媳妇有残疾证,我身高一米四六,虽然矮,但没有什么残疾。”虽然他的语气有些调侃,但说起他的家来,仍让人感觉坎坷多多。郝胜利的父亲是县里企业的职工,母亲在渔津洼务农,二人结婚后就在渔津洼村安了家,现在郝胜利兄弟俩住的房子还是他们的姥爷盖的。郝胜利7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患病,“曾经一年住六七次院”,一病就是23年,于2001年去世。

因为家境困窘,郝胜利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随后,他曾到工厂上过班,后来又回到家种地、打零工。2000年,经人介绍,郝胜利与邻县的李娟结婚了。李娟先天聋哑,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个子也矮,当时也只是找个伴儿过日子,并没有更多的人生奢望。

郝胜利说,他没有想到,结婚后他家的磨难远没有结束。李娟刚嫁过来时,除了聋哑外,没有其他问题。但在2003年,她的口腔开始溃疡。他就带着她去天津、北京求医。苦于李娟天生聋哑,别人和她交流不畅,医生也查不出她到底患了什么病。到了2004年,李娟就瘫痪了。在妻子身上花了两三万元后,他也没有能力给妻子治病了。

母子俩亲情接力14年

记者在堂屋里采访郝胜利,躺在里屋的李娟不时发出呜呜的叫声。

“她没有别的表达方式,就会这样叫。她一叫,我就得过去。她渴了,我就喂水;她有大小便,我就把她抱到便盆上。她不能咀嚼了,只能吃流食,我给她吃煮鸡蛋,也得捣碎了用勺子喂。现在她的手脚肌肉都萎缩了,我要常给她掰掰手指,活活血脉。”郝胜利说,家有病妻,他很多活计都没法干了。以前,他白天去干农活儿、打工,他的母亲就在家里照顾李娟,夜里再换上他照顾。但在2014年,他操劳一生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了,他就只能白天夜里连轴转了。“我不能离开她超过一个小时,尿床还是小事,就怕她滚到床下摔伤了。”郝胜利说,到了晚上,他连一个囫囵觉都不能睡。

郝胜利说,由于李娟天生聋哑又瘫痪在床,整天就像一个婴儿,需要人哄着。虽然她还认得他是谁,但二人间也没有更多的交流。母亲去世后的几年来,他不能出去做事,只能领些零件加工,边在家加工零件边照顾妻子,也算勉强挣些家用。如今,他的口粮田都是弟弟帮着他种着。而且,母亲病重时,他因为要照顾妻子李娟,弟弟与弟媳承担了照顾老母亲的责任,他至今怀着深深的内疚。

他家虽穷却让人感觉温暖

从2003年妻子发病,到2004年妻子开始瘫痪在床,郝胜利这么多年操劳下来,以后还有望不到头的辛苦。但郝胜利说,他不后悔,“她既然嫁给了我,我就得对她负责到底。”对于他家的境况,当地政府已给办理了低保,村干部也发动乡亲为他家捐款,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登门帮忙,“虽然艰难,但作为男人就得有所担当。”

郝胜利的邻居张大姐说起郝胜利家,很是感慨。张大姐说,郝胜利的母亲张淑兰就是一个讲良心的人,村子里谁都知道,她照顾儿媳时真是尽心尽力,“经常像抱孩子一样抱着儿媳,不让她受罪”。老太太还教育儿子,要有良心、负责任。目前,郝氏兄弟没有分家,弟弟一家对郝胜利夫妇的事也是跑前跑后,能帮着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他们一家很是贫穷,但一家人相处得让人感觉很温暖。也正是嫁入了这样的家庭,天生聋哑、全身瘫痪的李娟才能在浓浓亲情中坚持了这么多年。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