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张胜利:让传统民族美食走进千家万户

2018-05-14 05:39: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让传统民族美食走进千家万户

——记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胜利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张胜利:让传统民族美食走进千家万户

张胜利在设计新厂房图纸。 记者孙也达摄

两个山沟里土生土长的农民,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经过一次次挫折,一路摸爬滚打,把小小的粘豆包做成了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大产业,让无数人品尝到浓浓的满族传统文化滋味。

他们就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张胜利和他的二弟张全利。

敢想敢试,小小的粘豆包做成大产业

“你把传送带再调整一下。”日前,当记者走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时,张胜利正在和工人们一起检修机器设备。

“机器使用一年了,得抓紧检修一下。生产线都是我设计组装的,哪里有问题我更明白。”张胜利说。

张胜利1969年出生于龙王庙乡龙王庙村,家里还有3个弟弟。张胜利16岁初中毕业后,本有机会到秦皇岛市里上班,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亲让他留在家里种菜帮助养家。三年后,二弟张全利初中毕业,二人一起种菜。后来,他们投资5000多元买了乡里第一辆三马车用于卖菜。

1995年,张胜利和张全利又开了乡里第一家超市。2015年,随着乡里的超市越来越多,哥俩琢磨着转型,养牛、做机制木炭……但都失败了。

“2013年春节期间,我发现有人到农民家以1元1个的价钱收购粘豆包,作为拜年的礼物。”张胜利说,当时全国只有手工生产粘豆包的小作坊,还没有工厂化生产的先例。“作为满族传统的特色食品,干嘛不做粘豆包试一试呢?”

于是,他们成立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在旗”牌粘豆包及系列产品。没有现成的生产粘豆包的生产线,他们就买来生产馒头、饺子等类似食品的机器,自己动手组建生产线。“很多设备买回来并不能用,就再去寻找合适的设备。一直到近两年,我们的生产线才基本定型,还获得了七项国家专利。”张胜利说,不管是厂房还是生产线,都是他一手设计。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并不顺利,2015年初,在春节前加班生产的紧张时刻,本应是黄色的粘豆包,有两天生产出来的竟成了黑色。“那是企业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原因,就意味着创业失败!”张胜利说。

张胜利找来一位做了几十年粘豆包的老人帮忙查找原因。几天后,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泡玉米的水放少了,上面露出部分的玉米变质,导致粘豆包发黑。从那以后,企业生产开始走上正轨。2016年,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投入使用,企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创建品牌,做好企业首先要做好人

虽然是在进行设备检修,但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同样不允许参观者随意进入。“生产车间必须保持洁净卫生。”在张胜利看来,产品质量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做馅,虽然这样成本要高出很多。他们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生产,严把原料入口关,绝不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低价产品。同时,他们坚持用豆粒做馅,而不是把豆馅做成沙状,使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原料,明明白白消费。

2015年春天,张胜利考察后决定生产红豆包,这种以白面和红豆为主料的食品可以适应更多人的口味和市场需求,解决了企业生产的季节性问题。

然而生产后不久,问题出现了。“解冻后的红豆包表皮会开裂。”张胜利说,虽然数量不多,也完全不影响食用,但是卖相不好,会影响他们的品牌口碑。“品牌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东西。”于是,张胜利和员工顶着雨,挨家商店、超市去回收。即使有些商店的红豆包从没出现过开裂情况,他们还是坚持收回。“公司共回收了6万多斤的红豆包,经济损失达20万元。”

如今,这款红豆包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主打产品,占总销量的15%,大受欢迎,这更坚定了企业重视品牌发展的决心。

“今年,我们将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一个12000多平方米的大厂房,使生产规模达到原来的3倍,到2019年产值达到1亿元。”张胜利说,“做企业就跟做人一样,要做好企业首先要做好人。我的理想就是做中国最好的粘豆包,把‘在旗’打造成全国名牌,把双合盛打造成百年企业。”

传承非遗,让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2016年,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天猫旗舰店开业,把粘豆包卖到了全国。到现在,公司共开发产品40多个,力求适应更多人的口味。

“粘豆包代表了满族的一种传统文化。”谈起粘豆包,从小就吃粘豆包、做粘豆包的张胜利侃侃而谈:粘豆包在青龙叫黄饽饽,也叫年豆包,是满族的传统特色食品,因为便于携带,还是当年满族人狩猎、耕种、行商、越冬以及战时的主要食品之一。据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满族人吃粘豆包已有上千年历史。到现在,青龙家家户户依然坚持按照古法制作粘豆包。过年期间,家家院子里都会整齐地摆上一排排黄澄澄的粘豆包。

“我从16岁就开始和面做粘豆包了。那时候,一到腊八就要淘米,把黄米、玉米、香米放在水里泡,然后焗米。”张胜利说,淘米在当时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要先举行仪式后才能淘米。当时村里只有一个碾子,大家就抓阄,然后排队去把泡好的米磨成面。面和好后还放到炕上醒发,而且是越发越好,预示着新的一年家里会财运不断。因为每家做粘豆包的量特别大,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就几家人轮流到各家包粘豆包,这时候年味就浓了,亲情也就更浓了。

这些传统的粘豆包制作方法已经成为了当地过年的传统,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张全利也成为了粘饽饽制作技艺传承人。“这种传统是满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有义务把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张全利说。  (记者宋柏松 孙也达)

记者手记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张胜利是一个敢闯敢干、不走寻常路的人。青龙大山里,祖辈都是靠种植玉米生活,但他却种起了蔬菜。在不种菜的季节,他和二弟每晚往返秦皇岛市里进菜,白天到各村卖菜。在那个经济困难的时代,他们借钱花5000多元买了全乡第一辆三马车,后来又开办了全乡第一家超市。敢闯敢试,先人一步让他们走向成功。

看准粘豆包的商机后,虽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没有现成的设备可用,但兄弟二人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他们买来各种设备进行实验,自己设计厂房和生产线,愣是闯出了一条新路。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奋斗才始终有路可走。  (记者孙也达)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