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

2018-05-16 06:29: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三、重点项目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全省青年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要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对全省各界各行业青年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省、市、校三级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培养不少于1万人。

2.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高校、中学建立“燕赵青春学习会”,引导全省青年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和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为河北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夯实青少年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在专题培训、宣讲团巡讲、体会分享等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网上学习、网上答题等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宣传,利用“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团走基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先进青年典型事例,开展社会道德实践,并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推动典型事例得到传播,用榜样的力量引导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引导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贯彻、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深刻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引导青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速青年体育社团组织规范发展,拓展提升青年体育赛事活动。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要保证每周1节、3次以上大课间足球活动。鼓励学校建立班级、年级、学校足球队或足球俱乐部,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构建足球特色学校和青年训练营相结合的新型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足球特色学校特殊升学政策,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衔接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00所左右,建立2—3个省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训练营)。促进青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选择合适的青年参与业余训练,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注册规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鼓励青年经常性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活动,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促进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改革完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完善学校体育考试评价机制。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和报告制度,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探索青年校外体育辅导员队伍培育工作,推进青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广泛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高质量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力争每年征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万个以上,并通过公众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发布。组织“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见习岗位双选会等活动,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帮扶引导。落实见习基本生活补助企业先垫后补的办法,每月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参与就业见习青年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和民族自治县可将就业见习对象范围扩大到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学校毕业生。

5.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支持青年文化精品创作推广,支持青年文化创意赛事及文化体验,支持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鼓励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青年题材文艺精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年网络新媒体产品展播平台。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文艺节目作品。在省级文化、出版类评奖推荐活动中,每年向青年推荐优秀影视、网络、动漫文化作品不少于30小时,图书、报刊文字量不少于100万字,应用类网络游戏不少于1部,网络音乐不少于5首。

6.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阳光跟帖”行动,引导全省广大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河北好网民”。鼓励全省广大青年加入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持续广泛、强有力、有针对性地发出青年好声音。加强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党组织、团组织建设,鼓励制作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年喜欢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产品。加大对河北省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等青少年新媒体领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大对青年门户网站、青年公益组织专属网站以及“两微一端”平台的建设扶持力度。开展河北省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征集活动,发掘、吸收、培养各方面的青年网络人才,打造、推广一批思想主题鲜明、具有河北特色、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倡导网络公益活动,使互联网空间成为青年成长的温馨家园。

7.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及志愿者行动。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在求学、就业、创业、婚恋、消费、金融等方面,依托“志愿中国”等信息系统对优秀青年志愿者实施联合激励和政策保障,向全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青年的自觉和追求,到2025年实现全省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1000万人。不断壮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指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队伍,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覆盖。培养一批能够在组织志愿服务、做好团队管理、加强宣传联络、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志愿者。注重青年志愿者专业能力培养,动员各类专业人才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管理规范,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强的志愿者队伍。通过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支持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健康发展。总结梳理各地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巩固传统项目,拓展创新项目,逐步建成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库。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组织建设、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服务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深入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纵深发展。整合各类资源,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高校等与社区建立志愿伙伴关系,进一步壮大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力量。重点培育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鼓励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秀青年志愿者,鼓励高校、中学在校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频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学金发放重要依据。为优秀学生志愿者干部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拓宽视野。巩固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者健康行动计划,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3年内报考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8.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工程。积极实施青年民族团结交流计划,每年组织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我省各族青年开展互访、联谊活动,鼓励不同民族青年之间结对子、互帮互助。开展高校“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在15所高校举办图片、影视展和歌舞活动,宣传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宣传各民族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增强各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民族常识和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大赛。将共青团开展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工作,纳入我省对口支援工作整体安排。

9.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1万人、到2025年建成1.5万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在青少年成长发展、权益维护、犯罪预防等领域发挥作用。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在具有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培训,建设一批重点实训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单位。制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推动各级团组织以及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培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逐步实现每个“青年中心”综合服务平台至少配备1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组织实施涵盖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领域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

10.青少年创客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双创”战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跨界整合、动员广泛的优势,以青少年创客培育和服务统领青少年创新创业工作,面向青少年创客发展需求,坚持组织化和社会化“两线动员”,注重自由创客、学生创客、职工创客“三青发力”,着力实施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健全创客汇聚培养机制,完善创客创新创业阵地,搭建创业项目展示平台,拓展创投资金对接渠道,浓厚创客文化社会氛围,建设完善服务河北青少年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通过努力,到2020年,培养1万名思想活跃、创意丰富的青少年创客人才,打造200个低成本、开放式、便利化、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孵化阵地,形成省市联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冀青春”创客服务工作品牌。到2025年,在全省营造创客教育普及深入、创客孵化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创客精神发扬光大的创客培育工作体系。建立共青团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教育、金融等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形势,部署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协调资源力量,努力在全省构建起人才汇聚、服务完善、对接畅通、社会活跃、品牌鹊起的青少年创客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良性工作局面。

11.奉献冬季奥运会行动。围绕北京冬奥会筹办志愿服务工作,注重冬奥会竞赛项目分项专业青年志愿者培养,积极动员医学、小语种等各类专业人才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以“激情冰雪、青春冬奥”为主题,广泛开展冬奥文化传播、冰雪运动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冰雪进校园活动,开展“奥运知识进课堂”“冬季运动知识进课堂”“冬季运动进校园”及“国际冬残奥学校日”等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冰雪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冰雪知识公开课“双百双万”活动,每年选择100所学校,开展100场公开课,覆盖1万名学生,影响1万个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冰雪运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校外冬季健身运动,熟练掌握1—2项冬季运动技能。

12.“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在学生教育资助、青年创业就业、地域产品推广、金融创业扶持、社会资源对接等方面实现突破。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评选通过自身努力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优秀自强青少年,倡导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实施希望工程“温暖午餐”等公益项目,提高贫困地区小学生健康保障水平;实施青年电商创业行动,省、市、县三级每年开展以农村青年为重点的免费青年电商培训100场,增强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开展乡村振兴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工作;广泛开展“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为贫困地区儿童免费上保险、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小屋”、组建暑期大学生扶贫小分队、与贫困地区少先队员“手拉手”、整合京津优质资源加强东西部脱贫协作力量等帮扶行动,组织动员各界青少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3.国际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程。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引导全省青年主动融入我省新时代对外开放大局,立足京津冀、放眼国内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市场开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我省青年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各领域全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优秀青少年代表参加省内组织的国际交流出访人次。进一步扩大与港澳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提升交流质量。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港澳青少年实习实践、体验营、训练营和形式多样的交流考察活动。支持河北青年积极开展常态化的结对交流和项目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内地与港澳台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青年联欢节等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四、组织实施

1.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省委的领导下,建立推动规划落实的联席会议机制,团省委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全省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支持青年事业的发展,注重加强青年发展规划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推动规划在本地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问题,市县两级团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在规划实施中,要积极回应和解决青年关心的问题,多为青年办实事。

2.充分发挥全省共青团在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自身改革,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始终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发展权益。同时,要引导青年识大体、顾大局,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服务青年发展阵地建设。引入市场机制,以建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打造“身边的共青团”为目标,线上大力推进“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和高等院校全覆盖,努力构建全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全体青少年的新格局;线下大力推进青年中心建设,扩大青年中心覆盖的青少年群体,进一步充实青年中心服务内容,建设青年中心资源库,完善和增设学习实践、文化艺术、公益慈善、交友联谊、体育休闲等服务板块,扩大青年中心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广泛开展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活动,促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推出一批联系服务青少年作用突出的示范性服务平台,带动全省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平台在承载团的工作和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联系和服务青少年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行青年中心云平台建设,加强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对接,将青年中心云平台作为管理运行、组织活动、联系青年的主要方式和阵地。

4.保障青年发展经费投入。完善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预算应该统筹相关资金用于青少年事务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类服务青少年的专业化组织或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公司企业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多方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对各类从事青少年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公益性青少年教育阵地和场所等,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严格落实对青少年公益项目在用地、税费等方面相关政策。

5.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关心青年就是关心未来的理念,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并使青年好声音活跃起来,为青年健康成长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导向,最终逐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推动本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6.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团省委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细化青年发展规划的任务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进度安排、过程控制,形成有序有力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实现规划实施过程系统评估和社会评估相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提交监测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布。建立青年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政府部门统计序列,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动态监测,适时编制我省青年发展白皮书。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