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绿色智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18-07-19 09:14:15 来源:河北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绿色智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带来的启示

7月6日至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召开。该论坛是中国创办最早,经国家批准的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平台,今年的主题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400名代表参加了论坛年会各项议程和活动。代表们围绕森林城市、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享,贡献了绿色智慧,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建设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

7月的贵阳,林木葱郁,清风送爽。“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成为吸引八方来客的响亮名片。

绿色让贵阳人自豪。2004年,贵阳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去年底森林覆盖率达48.66%。

这些绿色,是几十年来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结果。

1958年,百余个林场在贵阳市周围荒山上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行动。这些林场在贵阳市周围慢慢生长成一个绿色的环,黔灵山公园、鹿冲关森林公园、顺海林场、凤凰山林场、孟关林场、花溪公园、小车河湿地公园等连接在一起,如同镶嵌在城市里的一条“绿项链”。

如今,依托逶迤374公里、方圆145万亩的两个环城林带,贵阳市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贵阳市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该市建成公园942个,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绿色成为这里最迷人的景色。

如今,森林城市建设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时代需求。全国已有138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近期完成的《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森林城市数量持续增加、森林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

“要坚持森林惠民,通过建设街道公园等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满足城乡居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要坚持政府主导,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造福百姓的重要职责,主动宣传、筹措资金。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城市把森林城市作为建设承诺,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森林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

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饱受用地困扰。

深圳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但陆地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市场的力量是冲动和巨大的。我市在2005年就提出生态保护控制线制度,把接近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控制线内,还颁布了绿地管理条例,把一些绿地纳入永久管理绿地。”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徐松明介绍。

完善制度建设,贵阳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占一补一”。“占了绿地,就必须赔偿绿地,还要占优补优,动了树必须还树,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林地保有量只增不减。”贵阳市副市长钟汰甬说。

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

“一年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贵安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新路。”7月6日,贵州省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登峰,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金融论坛贵安新区分论坛中,亮出贵安新区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年来的成绩单。

2017年6月,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年来,贵安新区围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5大领域,探索构建了绿色金融“1+5”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了绿色金融项目库,入库项目76个,培育了分布式光伏扶贫绿色信贷等一大批绿色金融典型。

建设平台,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占地3000亩的绿色金融港。目前绿色金融港一期已建成投用,吸引22家绿色金融机构入驻;二期近期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

推进“大数据+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数据库,成立绿色金融担保公司,并设立绿色金融补偿基金,建成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动力。

绿色金融,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年来,全国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继建立起绿色标准和业务操作指引,搭建了政府层面的信息沟通和交换平台,出台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

“目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进展不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周诚君认为,不能把绿色金融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一定是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新旧动能转换、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助于绿色产业持续发展的金融,满足绿色金融标准的才是绿色金融。

壮大绿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7月的贵州省德江县,处处展现绿色新景:

合兴镇高山巅上茶园如绿海,稳坪镇花椒林迎风招展,既绿了荒山,又富了百姓;从挖煤转型发展的沙溪乡,天麻产业和生态民宿交相辉映,青山绿水焕发出勃勃生机……

德江绿色发展风光无限。其实,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德江,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呈喀斯特地貌,生态极其脆弱。如何守住发展与生态这两条底线?答案是:大兴生态之业。驰而不息抓茶产业,短短几年间,德江茶叶基地面积达18万亩,年产值8亿元以上,成为全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该县人工种植天麻用材林5.3万亩,形成林麻互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双赢之路。

不只是德江,近年来,贵州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培育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养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壮大绿色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多种路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领域特别顾问、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赛多⋅梅克塞莫维奇提出,理念上的转型后要有具体行动,并作出战略化部署。如果生活品质受到影响,连基本的空气和水源都不能维持,我们要财富有什么用,这是我们对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应该思考的方向。

还有代表认为,推动发展与转型,希望政府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成为绿色产业的引领和决策者,作出规划和制定政策;而企业就是运动员,创新、实干,又充满社会责任感,这样就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空间、实体和实效。(记者段丽茜)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