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两件国宝央视“讲述”燕赵汉风

2018-07-23 06:37: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今日开播

河北两件国宝央视“讲述”燕赵汉风

“这不是咱们河北的长信宫灯吗?”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于7月23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在预告片与宣传海报中,我省广大文史爱好者一眼就瞅见了来自我省的两件国宝——长信宫灯与错金铜博山炉。

“这一季延续了第一季的结构,共25集,每集5分钟,共有来自全国的25件宝物与观众见面,它们是从全国数百万件宝物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咱河北这两件均来自河北博物院,是河博‘十大镇馆之宝’中的两件精品。”采访中,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高兴地介绍。

长信宫灯(海报)。 河北博物院供图

长信宫灯,被赞誉为“中华第一灯”。出土于满城西汉中山靖王王后窦绾墓,通高48厘米,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而得名。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宫女形象——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片弧形平板组成,嵌于灯盘的凹槽中,其中的一片可左右推动,灯盘上附有短柄可来回转动,以随意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长信宫灯设计精巧、制作工艺高超,在汉代灯具中首屈一指。

错金铜博山炉,通高26厘米,出土于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底座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香料点燃后,香烟从镂孔处袅袅而出,缭绕在山峦景物间,产生山景迷蒙、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该博山炉采用错金工艺,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这样的汉代博山炉,从公开发表的资料看,仅此一件。

错金铜博山炉(海报)。 河北博物院供图

“其实在第一季中,咱们河北就有宝物入选,比如战国中山王墓铜版兆域图,这是一件和长信宫灯一样被列为同样等级的孤品。而长信宫灯由于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和环保理念,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个节目开拍之初就被节目组盯上了。”罗向军院长介绍说,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既是生活用具,又是艺术佳品。其整体结构体现了人灯合一之设计思想,宫女呈跪坐服侍之姿态,生活气息浓厚,是汉代女性日常服饰和瞬间仪态的直观写真,浓缩包涵了汉代文化的珍贵信息,堪称展示汉文化精髓的经典文物。而错金铜博山炉,则蕴含了汉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总导演徐欢介绍说,为了完美呈现这些国宝和国宝背后的故事,第二季节目以“超级链接,超越想象”为主题,让国宝化身时尚登场,比如长信宫灯“照着你”、错金铜博山炉“云的计算”等主题语,运用很潮的网络时尚语言,让国宝与年轻观众对话。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这两件文物深埋地下两千多年,均属孤品绝珍,它们远离‘强汉’的金戈铁马,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审美和优雅神秘的视觉感受,让今人感受到了别样的大汉之风。”罗向军院长说,推动文物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此次共有包括河北博物院在内的多家国内知名博物馆积极配合参与拍摄,就是为了让这些文物在具体讲述中不仅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更能拥有文化思考,更容易打动人心。  (记者 龚正龙)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