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挥洒余热绿荒沙——记林果技术专家曲宪忠

2018-08-12 05:28: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挥洒余热绿荒沙

——记林果技术专家曲宪忠

挥洒余热绿荒沙——记林果技术专家曲宪忠

日前,在海升集团威县精品梨基地,曲宪忠正在修剪果树。  记者曹智摄

昔日沙荒地,今日林果香。短短5年多时间,10万亩绿色A级梨产业带在威县西沙河流域曾经的沙荒地上崛起。

威县的干部群众说,这是威县经济林建设高级顾问、首席梨产业专家曲宪忠带领他们探索出的一条生态经济双赢的梨产业化之路。

很难想象,曲宪忠已年逾古稀,本该在省会乐享天伦的他,每年却有近300天在威县梨园里度过。他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威县的梨财神”“活着的李保国”。

技术专家退休后异地创业

日前,在海升集团威县精品梨基地,钢丝搭起的网架之间,秋月梨等品种的梨树已长到2米来高。“我给这项技术起的名字叫四大主枝开心龙骨型整形法。上面四个枝干分散开,下面留两个枝,也尽量拉平,整个树形就变得很舒展。”曲宪忠介绍,网架种梨树技术也是威县正在探索推广的技术之一。

1968年毕业于河北农大园艺系的曲宪忠,对林业技术一直非常痴迷。“毕业后在迁西县工作时,一次组织上找我谈话,让我去公社当党委书记,我说只想做技术性工作。”曲宪忠说,虽然后来当了公社党委书记,但他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广。

“围山转”是曲宪忠较早推广的种植管理模式。“在公社任职时,我就意识到了这种模式能够绿化土地、助农增收,就在公社推;到迁西县、唐山市任职时,我就在全县、全市推广这种模式。”曲宪忠说。

1991年,曲宪忠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此后长期分管果桑处等处室,不断促进经济林技术、产业发展。从省林业厅退休后,闲不住的曲宪忠在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发挥余热。

2012年,全省梨果现场交流会在威县召开。受威县委托,时任邢台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的张士英热情邀请参会的曲宪忠来威县发展经济林。

家有90多岁的老母亲,妻子视力模糊,威县离家路途较远……面对这些困难,虽然当年已68岁的曲宪忠有些犹豫,但他仍认真地研究了威县的情况。

威县西沙河沿线附近土地沙化严重,以前种植梨树较多,因为效益不好,渐渐地改种了棉花。“有之前的种植基础,如果在种植、管理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就能够依托西沙河打造出经济林带,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脱贫,这在冀南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是一个探索,同时对河北乃至全国平原县的农业转型升级也有借鉴意义。”想到这些,2013年1月,曲宪忠毅然来到威县,成为威县经济林建设高级顾问。

到达威县的当天,曲宪忠就驱车直奔西沙河畔。在进行了大量实地研究后,他发现,威县的土壤、水质、光照等条件适合种植梨树。

为进一步论证种梨树的可行性,曲宪忠先后到高阳、魏县、辛集、赵县以及山东莱阳、莱西等地考察,了解梨果产业发展现状,又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论证,编制了《威县西沙河流域梨绿色A级高效产业带建设规划》。

在定位上,威县梨产业带要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梨果生产出口基地”,主要推广秋月梨、雪青梨、新梨七号、红香酥梨四个品种。

“以前的梨树种植都是东西成行,根据科学比较,我们最终决定采取南北成行的种植方式,这样林果的采光更充分。”曲宪忠说,科学种植就是要靠数据说话,仅土壤采集一项,他就收集选择了80多份土壤样本进行对比测量。

曲宪忠还创新采用了大面积杜梨建园方式,实现了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成活、当年成园。日本专家了解到这一栽培技术后,赞叹不已。

银发老人严把标准关

曲宪忠虽已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按他爱人张玉芬的话说,“为了威县的梨产业,老曲是‘早上四点半,中午带着饭,晚上连轴转’。”

2013年春天,为加快测土样进度,早日启动梨园建设,即使是晚上,曲宪忠也要叫上工作人员,打着手电筒在地里取样测试。

曲宪忠晚上12时前很少休息,早晨准时起床,要么忙碌在田间地头,要么在住所研究问题。

2015年春天,一处高标准梨园栽植过程中,晚上必须浇水。得知井位少、人员不足时,曲宪忠和威县主管领导出面协调了2个乡镇4个村,为梨园提供水源。曲宪忠连续两天凌晨4时到梨园现场查看浇水情况,确保按时足量浇水。

在曲宪忠看来,经济林种植管理事关长远,规划做好后,必须把好标准关。落实标准,曲宪忠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2013年,威县张营乡后张庄梨园没有遵循技术规程要求,在梨树间套种了西瓜。曲宪忠知道后,安排梨产业园区负责人监督拔掉。因西瓜秧拔得不彻底,曲宪忠与该负责人翻了脸。在曲宪忠的监督下,剩余西瓜秧全被清除。

2015年,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落户威县。在开始栽植树苗时,没有按规程作业,挖坑尺寸小了。曲宪忠赶到现场后叫停,硬是把180余亩已经栽好的树苗全部拔掉,重新按规定挖坑。

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的梨园,可以挂上“曲厅长直管”的牌子。梨园负责人以及群众都把“曲厅长直管”作为一种品牌、一种骄傲。威县高公庄乡大李庄村的宋德敬说:“梨园由曲厅长直管,心里特别有底。”

由于工作劳累,曲宪忠的身体几次出现不适,干部群众都劝他多休息,可他放心不下梨园。2014年春节,曲宪忠因中风住院,病情刚有点好转,他就出了院。

2015年5月,曲宪忠去西安考察觉得大脑不适,经检查是脑梗塞,他仍坚持考察结束才去治疗。2016年春节期间,曲宪忠由于身体不适在石家庄一家医院治疗,病情刚刚好转,他就匆匆出院赶到威县。

在曲宪忠精益求精、敢于负责精神的带动下,威县梨产业带实现了快速发展。5年多来,威县西沙河流域发展标准化梨园230个,带动3万多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1.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去年,威县梨果产量达1500万公斤,实现产值1亿元。

威县梨果的荣誉也多了起来。2014年起,在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威县选送的秋月梨、雪青梨、新梨七号等连续多次获得“果王”“金奖”等称号和奖项。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把倒春寒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全力筹备威县梨产业协会,详细总结多种种植模式,有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曲宪忠今年要完成的项目还有很多。

“有很多次,家人、同事问我为什么还这样一直工作,我的回答是,通过推广经济林让土地增绿,让村民得到回报、逐渐摆脱贫困,让当地经济得到发展。”站在精心培育的梨园里,73岁的曲宪忠步履稳健、思路清晰、干劲十足,看到一棵棵梨树长势良好,他感到很欣慰。  (记者 曹智 通讯员 孙阁 刘永格)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