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我从白俄罗斯嫁到了国际庄

2018-08-29 09:47:58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Sveta和孩子快乐地玩耍。

Sveta幸福的一家。

讲述人:Sveta(白俄罗斯人,现定居石家庄)

Sveta是一个普通的白俄罗斯女孩儿,11年前,她在首都明斯克的一所大学读研,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她在学校学起了汉语,她希望借此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想到,因为汉语,Sveta认识了来自中国河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得到了来中国求学的机会。更没想到的是,她在石家庄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最后竟嫁到这里,成了一个地道的石家庄媳妇儿。

1.白俄罗斯汉语热让我接触到汉语

“1986年,我出生在白俄罗斯的一个小城。小时候,我对中国的印象并不深。

“课本是我获取有关中国知识的途径。我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那里的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中国人善良友好,中国有长城,那里是一个农业国家,还有许多贫困人口,仅此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关中国的人和事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觉得中国人的日子应该都好过了,因为我发现,中国的毛巾、衣服、毛绒玩具等日常用品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都物美价廉。许多爱美的女孩子家里都有几件中国的衣服和玩具,我家也不例外。

“2007年,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我的家庭很普通,马上就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据毕业的同学们说,找工作特别难,而且收入不高。不过,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还有一件事让我心里特别踏实,除了母语俄语,我还会英语和德语,这是我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

“看新闻的时候我发现,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汉语成为白俄罗斯的一股潮流,于是我打算再学一门语言。

“白俄罗斯的汉语热由来已久。上大学后我就发现,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白俄罗斯各地设立多个汉语教学中心,很多中学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并将汉语作为中学毕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不少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学习的内容和课外活动看起来也十分亲切。在白俄罗斯,学习汉语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件时髦的事情,我们常常能看到诸如白俄罗斯举行‘汉语桥’中文比赛、举办大学生汉语知识竞赛等类似的新闻。

“我把自己学汉语的决定告诉了父母,他们还担心我能不能学会,因为在白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汉语非常难。我们老师说:‘学习汉语最难的应该是写汉字了,因为中国汉字十分烦琐,笔画也是相当多。’可这些都没有难住我,我坚持了下来。”

2.河北师大老师把我介绍到中国留学

“学习汉语的初期,我感到非常枯燥,我只是在机械地进行读音的记忆,并不知道学习的汉语背后的含义。就在这时,我认识了一位老师,是她带我真正领悟到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汉语教师周立新老师在明斯克大学教授汉语,我通过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她。当时,我和周老师并不在一所学校,周老师有些担心地问:‘你跟我学习汉语,既拿不到学分,也拿不到学位,为什么还要学汉语呢?’我想也没想就回答她:‘我想要的不是学位,也不是选修课上教汉语的白俄罗斯老师,而是一个会说地道中国话的中国人,教会我真正说汉语、用汉语。’

“多年后,周老师告诉我,这个回答触动了她,让她记忆犹新。

“周老师给我起了个中文名字——红梅,她还给我讲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2008年,我跟随周老师学习汉语一年了,周老师在白俄罗斯的工作也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回到河北师范大学工作。面临分别,周老师说:‘红梅,要不你跟我回中国吧,我们学校正好要招收一些外国留学生,你不如和我到中国继续学习汉语。’我一口答应了。可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还有些不舍,他们劝我还不如留在白俄罗斯。我安慰他们说,我就是去感受一下真实的中国,如果不好,我立刻返回祖国。

“刚一到中国,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国际机场、高楼林立的都市、便捷的城际交通,这些一下子就把我震惊了。我没想到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当我把这些告诉国内的父母时,他们都大吃一惊。

“可是我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吃饭。刚到中国,我有一个礼拜没怎么吃东西。看着学校食堂里各种各样的中餐:炒菜、包子、焖饼、米饭……我陷入了一片茫然。这个是干吗吃的、那个是干吗吃的,点一份菜,加米饭或者馒头,那会儿我连这样的搭配都不会。”

3.我现在是地道的石家庄媳妇

“庆幸的是,我认识了一位中国同学,后来成了我的丈夫,他就是李欣蕾。那时,他正在河北师大读英语硕士,我们的教学楼相邻,常常能在校园里擦肩而过。他眼中的我是‘一头金发,倍儿漂亮,典型的欧洲美女,会说俄语、英语、德语,汉语也特别棒,还做过翻译教师、模特……’他制造各种有意无意的接触,陪我逛街、购物,每逢节日,他还会给我准备各种各样的小礼物。他那会儿特别喜欢爬山,在周末他常常带我去爬山,驼梁啊、西山啊,附近能玩儿的都被我们玩儿遍了。现在想想觉得那段时光真美好。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在中国的学业即将结束,我心里也在考虑:是回国到父母身边,还是留在中国?我与他应该何去何从呢?

“出于对中国的喜爱,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留了下来。2011年6月29日,在石家庄的一家酒店里,我们举办了婚礼。我国内的朋友听说了这个消息,有人问我:‘什么!你嫁给了一个中国人?’我就回答他们:‘对啊,我就是嫁给了一个中国人。’我相信当他们来到中国,看见我的丈夫时就会恍然大悟了。

“我的表弟说:‘我一直以为中国人都是又瘦又小,没想到我的姐夫这么高大强壮,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姐姐会这么喜欢他了。’

“现在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4年我的父亲第一次来到中国,看望刚刚出生的外孙女索飞。这次旅行极大地震撼了他,他真切地感受到在我们‘国际庄’衣食住行都很方便,没想到中国的城市这么繁华、现代。他为我嫁到中国感到开心。”(记者 孙磊/文 记者 陈建宇/图)

责任编辑:赵丽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