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18-09-11 05:19: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有所教,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制图/褚林

教育经费总投入30999.2万元,人均6.13元。其中小学44646所,在校生746.3万人——这是河北省1978年的教育家底,“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更是当时义务教育真实情况的形象描述。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面对诸多挑战,河北省通过改革实现了义务教育发展的跨越。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17%,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在公平的基础上正在向“有质量”迈进。

底部攻坚,农村孩子上学不再难

“往后学杂费、书本费都免了,这下,即便家庭条件再困难,也不会有孩子掉队了!”阜平龙泉关学校教师赵建珍记得,2003年秋天,校长去县里开会,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待遇。这就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两免一补”。

“这项政策解了家庭困难孩子的燃眉之急。”赵建珍回忆,当时有的贫困学生家里,靠着种地才能填饱肚子,根本没有钱供孩子读书。每次开学,都有学生辍学,老师去学生家里做工作,经常失望而归。

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当年投入81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116万名。

如果说乡村教育是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那么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就是其中最薄弱的一环。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是全山区县,地形复杂,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山里孩子上学动辄走十几里山路,“过了一道山又一道山,学校就在山那边”,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走读上学之苦,让孩子们的求学路充满艰辛。

“不仅如此,教室里房顶塌陷、檩条歪斜、门窗破损,冬天许多学生的脸上、手上、脚上都生了冻疮。”赵建珍1997年走上讲台,在“黑屋子”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筹措,义务教育责权层层下放,形成事实上以乡为主举办义务教育的体制。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乡镇财力更为薄弱,新学校成为奢望。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就在农村办学困难重重之际,我省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12年,教育经费首次占到GDP的4%,仅地方教育附加一项就达到30亿元。“县里给租了新楼房,将来还给我们建新学校。”当年,赵建珍带着学生们从破旧的校园迁出。

2014年,我省启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计划,让赵建珍他们兴奋的是,阜平县有13所寄宿制学校拔地而起,800余名偏远村落的孩子上学不再奔波。

现代化的校园,干净敞亮的六人间,上学住校不再翻山越岭,吃饭免费管饱还吃得好,除了学好课内功课还有课外兴趣班——对龙泉关初三学生张新彦来说,这样的初中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短板,不仅要下“一盘棋”还需打“组合拳”。

20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小学生源也不断下降,始于1999年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使中小学总数锐减,阜平大山深处的骆驼湾教学点也在这一时期消失。

虽然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资源重组让教育覆盖范围出现空白,一些山里孩子上学远了、难了,尤其是年纪小不适合住宿的一、二年级学生,受冲击更严重。

2013年,我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明确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

从此,教学点数量逐年增加,由2012年的4497个增加到2016年的6715个。骆驼湾小学得以恢复,学校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整个村庄显得更有活力。

力促均衡,缓解择校热、破解大班额

“感觉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提起三年前名校维明路小学在家门口办分校这事,家住石家庄大谈村的杜飞十分感慨。而这背后正是近年来教育部门探索的——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

简单几个字,背后工作异常艰巨。长期以来,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不平衡是困扰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好的师资、生源向强校聚焦,名校恒强,弱校恒弱。

维明路小学是很多家长的“求学梦想”,而同属于桥西区的大谈小学却一直垫底,片区内学生多择校出走,相当一部分教师进入“养老模式”,学校陷入了“死循环”。

难题怎么解?如何做好教育“均衡”这篇文章?

2015年,大谈小学与维明路小学合并,成为维明路小学西校区,实施“强校带弱校”战略,推行“集团化办学”改革。

维明路小学的管理团队来了、优秀教师来了、优质课程也来了……落后的大谈小学重现生机,不仅学生数量从300人上升到800多人,而且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提高,跻身到区里的中上游。在这里工作12年的孔庆贤老师表示:“感觉像是换了一个学校,这3年的成绩超过了前9年”。

而县域内城乡之间,对“均衡”的需求更为迫切。

涉县新北关小学是县城优质学校,近年来,班容量越来越大,从2009年的50多人增加至80多人,最高达到92人。

30公里外,涉县关防乡前岩小学却面临生源流失。这所小学覆盖10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按照测算,校生规模应达1000余人。涉县投入近千万元改善了前岩小学的办学条件,但出人意料的是,前来上学的孩子不到500人。

“如果都是一样的水平,谁会舍近求远?”家长一句话,揭示了“城镇挤、乡村弱”的根源,如果仅仅改硬件,再漂亮的校舍也难留住学生。

为了实现内涵均衡,我省在教师流动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并完善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写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去年,我省再次明确,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城里的好老师都来了,咱也不用再往外面跑了。”有了优秀老师,乡村学校的学生们纷纷回流。

通过师资流动、建分校、集团校等模式,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125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进入了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升级的新阶段。

减负提效,学生跳出“题海”

“现在我们的学生各方面都强,到了初中都是好苗子。”十年前,徐水高林村镇白塔铺小学的许翠娈老师就没有这份底气。

许翠娈1978年走上讲台。40年来,她亲历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见证了教育从普及到优质的变迁。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潮里,打“持久战”是不二选择,延长学习时间、增加试题难度,做题、考试几乎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

“学生考出好成绩,是教师事业的全部追求。”许翠娈当时所教的毕业班学生成绩优异,她坚信孩子们“未来可期”。

“可是到了中学后,一些孩子很快败下阵来,各种活动都与他们无缘,在学习的道路上也难以走远。”许翠娈的冲劲与激情几乎降到了冰点,她和同事们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师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题海’里了。”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和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随意增减课程、作业过多、考试频繁等问题也引起了省教育厅的关注。2013年,我省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徐水提出“自疑自探,步步提升六环节”教学法,许翠娈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变化不止于此,许翠娈发现,停了多年的音乐、美术课都恢复了,体育课被篮球、足球、武术、乒乓球、健美操各种运动项目填满, “孩子们多才多艺,比老师们都强。”

学生的进步令许翠娈欣喜,如果还有什么担忧,那就是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带来的危机感,“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全面提升。”

老师们有学习的意愿,更需要学习的平台。徐水区教育局实行网格化教师培训。通过定向研修、网络研修、校本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教师7000余人次;针对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短缺,定期开展薄弱学科培训;每年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组织新教师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活动……

徐水区教育局党组成员王建中的办公桌上,密密麻麻勾画着2000余名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的分布图,他们打造出各科名课5000余节,实现全区共享。

“培训之外,这几年学校来了不少年轻老师,他们学历高、有干劲,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我们的热情都被激活了。”现在,许翠娈越来越喜欢这三尺讲台。

而前些年我省农村学校,普遍遭遇过“好教师留不住,新教师引不来”的苦恼,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2015年起,围绕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我省推出了8条政策28项改革举措,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我们教师们现在平均工资超过6000元,区政府还为农村教师增设岗位津贴,建周转房,安排通勤班车,职称评定还有优惠政策……教师关心的收入、住房、交通、职称等问题,都逐一解决了。现在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徐水区教育局局长杨自群介绍,今年徐水招聘了120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考试的高校毕业生达到2400余人,其中包括很多名牌院校的毕业生。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渐行渐近……  (记者马利)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