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侯二河:改革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18-09-17 05:25: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改革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记者 赵晓清 梁韶辉 刘剑英

[人物名片]

侯二河 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在他带领下,白沙村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从一座吃不饱饭的穷山村,变成人均收入4.8万元的幸福美丽新村庄,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这辈子只干好一件事,就是建好白沙村,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64岁的侯二河,话语中透着年轻时的闯劲。

28岁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侯二河一干就是36年。从开始“靠山吃山”打资源牌,到建设绿水青山走绿色发展之路,他带领白沙村从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山村,变身为中国文明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改革开放让白沙村富起来,明天的白沙还要争当乡村振兴的样板。”侯二河说。

农村改革,把农民心里的劲儿激发出来了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侯二河:改革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董源摄

记者:我们看到村里有5D影院、剧场、体育馆,村民都住别墅或新民居,听说还有多项福利待遇。

侯二河:白沙村村民享受集体“十免费、八补助”共18项福利。九成以上劳动力在村办企业上班,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孩子从幼儿园到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考上大学还奖励3000元到1万元。

这应该归功于我们的集体经济。村里去年社会总收入10.2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2.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4.8万元。

有了钱,才能加大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记者:您当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想到白沙村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侯二河:说实话,不敢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白沙村的今天。

1982年,我被选为村支书,虽然一心想带着乡亲们致富,但当时村集体欠外债30多万元。老百姓的日子苦啊,村里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火,糠菜半年粮,麻籽豆擦锅。”我当时就想,要让乡亲们吃饱饭。

记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吃饭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

侯二河:当时按照中央政策,我们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700多亩土地分包到户,一家一户种地打破“大锅饭”,也有了积极性。吃饭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我们村是岗坡地,不给力,靠几亩薄田,村民的日子还是没啥大起色。后来想,就得靠山吃山,开矿办企业。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办企业?没有顾虑吗?

侯二河:那时候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号,叫“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国家鼓励乡村发展小企业。白沙村村西的荒山上,石灰岩储量很大,但一直没开采。我就琢磨着,能不能从荒山上找出路。

既然国家都提倡了,咱还有什么顾虑的?当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觉得好日子不能等,必须勇敢闯、大胆干。

为了学习石灰岩开采技术,我们往河南省跑了好几趟,引进了粉碎机等设备。缺资金,把亲戚朋友借个遍。为了用电,不知道往供电部门跑了多少趟。建第一家石子厂的时候,我在工地吃住了一个月。厂子投产后,第二年就赚了5万元。

后来,白沙村又办起了石料厂、石灰厂、铁矿、焦化厂等20多家企业,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农村改革,把我们这股劲儿激发出来了。

记者:村里办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怎么设置的?

侯二河:我们对企业实行一种新的承包责任制,既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又有岗位激励机制,通过组织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对于村民,我们提出,致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多些富裕户,没有贫困户。但我们绝不养一个懒汉,村里有残疾户、工伤户,他们享受各项福利待遇的同时,也要承担打扫街道、养护花草等工作。可以说,除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白沙村没有闲人。

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农村未来必须靠绿色产业支撑

记者:我们了解到,2012年后,村里相继关闭拆除了焦化厂、洗煤厂、热油泵厂和3个铁矿,每年光利润损失就有1.5亿元。当时基于什么考虑?

侯二河: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后来中央又提出新发展理念。我们很关注中央大政方针。我就琢磨,靠着资源型产业,尽管白沙村一年一个台阶,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白沙村的未来必须靠绿色产业支撑,该转变了。

记者:调整的决心和力度这么大,没有犹豫或纠结过吗?

侯二河:更多的是反思。那时候天总是灰蒙蒙的,家里窗台上一天就落一层厚厚的粉尘,村民出门都得捂严实。不少外地参观团来,他们开玩笑说,白沙人是住着别墅吃粉尘。

这些对我触动很大。有时候,一个人到山脚,一待就是半晌,看着被破坏的山体就像一道道伤疤。多年开采铁矿石、石灰岩,让村西的矿山千疮百孔,还带来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这么多年下来,白沙百姓生活富足了,但幸福不能打折扣啊。如果继续吃“资源饭”,咋对得起子孙?欠的生态债得还啊!新发展理念,让我们思考,富起来之后怎么办,路怎么走?

记者:当时想好怎么调整了吗?

侯二河:大方向还是有的。对传统产业优化工艺延伸链条,对绿色产业加大投入。尽管收入少了,我们还是咬牙投资2.5亿元改造传统建材产业,建成了全封闭、零排放的建材生产线和高活性氧化钙厂。

这一步走对了。随着国家去产能、治污染力度加大,许多建材小企业、小作坊被取缔,但白沙的环保型建材生产还是一派红火。

记者:这是否也坚定了改革转型的信心?

侯二河: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对白沙村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明确了思路。时代在进步,认识也要转变。对白沙村来说,必须得调整,今后要重点培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养殖等绿色产业。

这些年,我们种植了近千亩花椒、油葵等经济作物,建成了万头猪场、千头肉牛场和养鸡场,投资1亿元打造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记者:村委会院墙上展示着白沙村打造中国优矿胜地的规划图。这是转型发展的设想之一吗?

侯二河:对。去年,我们聘请天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编制了山体修复治理方案,以山体修复和废矿复垦复绿为主要抓手,今后8年将投资8亿元绿化山体,打造中国优矿胜地。

我们正按4A级景区建设白沙村。要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农耕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绿色生态为轴心,吃住行游养娱配套完善的大白沙景区,建设邯郸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记者:现在效果怎么样?

侯二河: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多万元。大型游乐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打算近期动工,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目前村里还组建了旅游开发公司、溢源牧业等绿色企业,和20多家旅行社签了约,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村里的产业结构是否也有了新变化?

侯二河:尤其这五年,白沙村产业结构正加快调优。2017年,三产比例中,工业比重由五年前的76%下降到56%,农业比重由11%提高到21%,第三产业比重由13%提高到23%,农业种养殖业、旅游业收入比重提高,产业正向绿色、生态转型。

记者:您怎么看这个调整转型的过程?

侯二河:我们对“靠山吃山”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为了金山银山,白沙村不顾一切吃“资源饭”。现在回头看,这条路不长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绿水青山,才能更好地“靠山吃山”。

这些年,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也有了新期待、新要求,白沙村的发展方式也要随时代做出调整。

现在我们知道,乡村生态美了,村民才能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才不会打折扣。未来的白沙不仅更富,还会更美更宜居。

改革探索永远不能停步,要让乡亲们有更多获得感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侯二河:改革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武安市白沙村公园一角。  董源摄

记者:从改革开放背景下看白沙村的发展,您有什么体会?

侯二河:改革开放,就是鼓励探索,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吃饱饭到生活富足,再到生态宜居,改革开放,就要不断满足老百姓对“好日子”的要求。

记者:作为白沙村发展的推动者、见证者,您认为要不断实现乡亲们的愿望,最关键的是什么?

侯二河: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党的领导,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对村干部严格执行“六不准”,这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六不准”,就是要求村“两委”成员不准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承包村里工程项目,不准任人唯亲安排子女担任企业一把手,不准利用公车办私事,享受福利不准高于村民标准。

记者:为什么这么要求?怎么做到?

侯二河:群众说得好,“这意见,那意见,一公开就没意见;这难办,那难办,一公开就好办。”乡村治理,关键是通过改革,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这样才能实现让老百姓当家做主。

因此在涉及村民共同利益的事情上,必须经党组织集体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才能定,不能由一两个人说了算。

我们实行了“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就是“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权怎么用、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全部由村民集体决定。

在白沙村,每笔开销都要经过民主理财小组的同意。这些年村里年年搞建设,工程投资百万元、千万元,但没有一个项目引起群众上访,因为每笔钱该不该花、往哪儿花,群众都明明白白。

记者:是否希望通过这种改革,让村里的发展有更好的制度保障?

侯二河:乡村要发展,还要通过建立农村现代治理体制来保障。这样大家才能通过体制、机制保障,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调动白沙村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更好满足每个老百姓的新期待。

在这方面,我们会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改革探索。

记者:您当年承诺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是否可以说已经兑现了?下一步怎么走?

侯二河:可以说部分完成了。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看,我理解不仅产业要发展、生活要富裕,还应该包括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现在,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要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干劲儿,继续改革奋斗,永远不能停步,干出一番新作为,让乡亲们更有获得感。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