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追记赵江辉

2018-09-20 08:1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追记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原庭长、丰宁经堂村原第一书记赵江辉

赵江辉生前照片。 省高院供图

□记者吴韬

指头粗细的藤蔓生机盎然,碗口大小的网纹瓜挂满枝头……9月的经堂村蔬菜大棚内,一派喜人景象。

望着眼前一排排丰收在望的蔬菜大棚,60岁的村民温德阳不由得想起了已经去世11个月的赵江辉,“这么好的人咋说没就没了呢?”

温德阳心里念着的赵江辉,生前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2016年,赵江辉被选派到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驻村帮扶,并担任经堂村第一书记,直至2017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年仅47岁。

在赵江辉驻村帮扶的日子里,经堂村148户贫困户中脱贫110多户。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究穷根踏遍村子每寸土地

——“咱得想法办些事,不然对不起组织交给咱的任务。”

在赵江辉手机中,保留着一张A4纸的照片,纸上写着:“成立合作社,建大棚,确保按农时进行……修路、路灯项目有待进一步落实……下一步拟在9、10月份试种油牡丹……”

这是2016年8月31日,赵江辉生前最后一次离开经堂村时随身携带的一份帮扶工作情况及计划的底稿。

"赵书记脑子里想的,全是咋帮村里发展。可如今大家伙儿过上了好日子,他却看不见了。"霍军是经堂村村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楚地记得赵江辉带队进村时的情景。

2016年2月25日,丰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赵江辉带领队员王霞、袁航赶到经堂村,已是晚上8时许了。村里条件有限,霍军寻遍全村只找到了3张破旧铁架小床,赵江辉一米八的大个子试着躺了一下,腿伸不开,翻身都困难。

“赵书记,回头寻着床了再给你们换。”霍军满脸歉意。

“不用换,这就挺好。”赵江辉边笑边掏出培训资料,准备开始研究扶贫政策,“我们是来驻村的,又不是来享受,到村里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天黑了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吧。”

经堂村位于丰宁东北部的一个穷山沟里,全村有4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2016年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从第二天开始,赵江辉就带着队员拿着笔记本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村情民意,把脉致贫原因,核实贫困信息。

调研中,一户低矮的土坯房引起了工作队的注意。赵江辉得知,屋里住的是70多岁的孤寡老人金秀芬。进入屋内,金秀芬十分热情地招呼着工作队员们,但因没有喝水的杯子,老人只能用罐头瓶子来盛水。金秀芬老人的生活现状深深刺痛了赵江辉的心,没有过多的言语,赵江辉临走时拿出随身带的500元钱塞进老人的手里。

“帮扶工作怎么帮?”“如何带富群众……”那一晚,赵江辉和队员们都失眠了。

“江辉,睡了么?”

“没。”

“想啥咧?”

“村里真穷呀,咱得想法办些事,不然对不起组织交给咱的任务。”

短短20多天的时间,赵江辉带领队员们走遍了村子每个角落、每户人家,摸透了情况: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446人,没有产业支撑是村子贫困的根源。要拔掉“穷根”,发展让村民长远受益的产业至关重要。

建大棚为村民铺就增收路

——“为了村子,总得试试,值得。”

驻村一个月后,赵江辉第一次回家吓了妻子彭晓一跳,以前白白胖胖的丈夫不见了,眼前是一个头发蓬乱、又黑又瘦的“小老头”。

“村里建大棚得交钢材预付款,贷款没跑下来,咱家那5万呢,得先拿去用。”

“那是准备还房贷的钱。”

“农时不等人,先垫上。”

在经堂村,提起赵江辉,人们总要说到种植网纹瓜的141个大棚——这是赵江辉生前和村干部反复研究、考证后确定的产业项目。

打算发展的产业有了,但问题接踵而至:种瓜要建大棚,村里连片平整的土地有125亩,涉及80多户的承包地,如何做通早已习惯一家一户耕种模式的村民工作?

“这地我不出租,自己种地,不仅能打粮食卖钱,秸秆还能喂牛。”听说要建大棚,贺桂山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老贺是村里出名的“老倔头”,村里规划的大棚用地需占用他家4亩多地,如果他不肯流转土地,大棚建造就无从谈起。

让老贺同意把地流转出来,赵江辉颇费心思。一天晚上10时许,时任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乡长宋高杰到赵江辉住处商量事情。推开门,只见一张简陋的桌子上堆满了材料,赵江辉正坐在小床上给贺桂山比划着建大棚的好处。“赵书记,我看出来了,你们是真心想帮俺们,冲你这劲头,这点儿地你们爱咋用咋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知多少次的谈话后,老贺终于点了头。

“老倔头”签了字,剩下的村民也都同意了流转。土地问题解决了,但建大棚需要启动资金,村里拿不出一分钱。赵江辉向相关部门四处“化缘”,最后又拿走了家里的5万元,才筹集到100多万元建棚资金。

有朋友打电话来劝他:“老赵啊,你可悠着点,别最后大棚没建成欠了一屁股债。”

电话里,他顿了半天,答道:“为了村子,总得试试,值得。”

购料、施工……仅用了20多天,占地125亩、建有141个大棚的网纹瓜种植基地及配套变电工程就出现在了经堂村的玉米地里,网纹瓜栽秧如期完成。

这141个大棚,改变了经堂村没有集体经济的历史。当年,仅种植网纹瓜一项,经堂村就收入55万元,148户贫困户中110多户实现了脱贫。

身患绝症依然牵挂扶贫

——“我的……任务……完成……了……吗?”

赵江辉的病情,其实早有征兆。

2016年4月11日晚,赵江辉赶去处理一起村民纠纷,心急火燎往外走,一个趔趄摔倒,腰疼得直不起来,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得用手扶着腰才能走路。

“赵书记站不住了,硬用椅子背顶着腰给我们开完了会。”9月13日,在经堂村村委会的一把椅子旁,霍军回忆着2016年7月一次开会时的场景,他清楚地记得汗顺着赵江辉的脸吧嗒吧嗒往下掉。

“当时都以为是腰间盘突出,我劝他去查查,他总说忙。说等到村里农事结束了,再回去好好查查。”霍军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

那几个月,赵江辉在忙什么?

除了每天忍着疼痛盯在大棚施工现场,赵江辉还马不停蹄地让这些项目在经堂村“安家落户”:4公里“村组路”开建,方便村民出行;修建600米的护校堤坝,下再大的雨,村小学也能安然无恙;打深水井、修蓄水池、铺自来水管道,解决200户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准备安装路灯45盏,让村子告别一到夜晚就漆黑一片的现状……

腰疼一直拖到当年8月底,赵江辉已经坐不直了,家人再三催促,他才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9月8日,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肝癌晚期,已转移到腰椎和淋巴。家人含泪将实情告诉赵江辉,他闭上双眼,默默流泪,因为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愿望没实现。

“躺在病床上,他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事。”彭晓说赵江辉总是念叨,“不知道村里路灯装上没有?”“网纹瓜销售完了没?”

只要身体稍微感觉好一些,赵江辉就会在病床上拿出手机,看看驻村工作组微信群。“新打的2眼深水井用上了。”“村里又添置了体育器材……”每每看到同事们发出的信息,赵江辉就会乐得合不拢嘴。

虽然躺在病床上,但赵江辉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因每小时都要测一次血糖,他的十个手指扎得像“筛子眼儿”,见有的护士发憷了,他就笑着鼓励她们“扎吧,叔叔皮糙肉厚不怕痛”……

2017年10月底,赵江辉病情恶化,弥留之际的他已经汤水难进。一天夜里,一直昏迷的赵江辉嘴巴忽然不断微弱开合着。

“任……”

“江辉,你说啥?”彭晓赶紧把耳朵凑过去。

“我的……任务……完成……了……吗?”

看着浑身插满导管,已经瘦得脱相的丈夫,彭晓的视线模糊了,贴着赵江辉耳边低语,“村里都好,你放心吧。”

2017年11月19日零时,一颗执著于工作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赵江辉走了,带着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百姓的无限深情;但经堂村的乡亲们却说,赵书记还没走哩,他的心早和俺们融在了一起……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