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从“蜗居”筒子楼到住进“怡”居房

2018-09-26 10:59:56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岚

房子对每个人来说,从出生开始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家的依托,也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每个年代的居所,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改革开放40年,农村人从简宅陋室到宽庭阔院,城里人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房子从拥挤到舒适,从统一到个性,在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正享受着从“忧”其屋到“优”其屋的幸福。

忧居:艰苦的“蜗居”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可查的统计数字显示,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

一条狭长楼道串联着多个单间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

张毅,1985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住进了1号筒子楼的四人间宿舍。1988年他结婚时,同屋的三人陆续考研搬离,这间十六七平方米的“蜗居”幸运地被他“独占”,成了婚房。“有间属于自己的小窝就相当幸福了,那些结婚多年、家属在外地的老师都还‘混’不上个单间儿。”

“两张单人床一并就是双人床了,没有衣柜,衣服装在箱子里塞在床下,有个洗衣机,洗衣服时要搬到水房。”张毅对筒子楼的记忆特别深刻,“这算是我在异乡的第一个‘家’吧。”

张毅所说的水房是楼道尽头的公用洗漱间,“洗脸、洗衣、洗菜都在那儿,早晨排队洗漱是家常便饭,管道不时堵塞,污水外溢,地面垫着砖头,老鼠在管道上旁若无人地窜来窜去,偶尔还会淡定地跟人‘大眼瞪小眼’。”

每个住户的门口都摆着一个简易的蜂窝煤炉子,楼道里常年被一种居家式的黑色笼罩,每逢做饭时间,楼道里弥漫着厕所和饭菜混杂的气味儿。

1991年,孩子出生,父母过来帮着带娃儿,十几平方米的单间从中间拉上一道帘子,成了“两室”。张毅说,“那时候一家三代同住一间房一点儿都不新鲜。”

当张毅在筒子楼里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远在承德市平泉县(现为平泉市)的郭远正在四处筹钱盖房子。1987年,第二个孩子出生,原本山上的两间小房实在局促,他在山下盖起了三间瓦房,尽管窗户还是纸糊的,地面铺的碎砖头,但扩大了将近一倍的面积和山下生活的便利,让郭远甚是满足。

安居:享受独立的居住空间

1994年,张毅的居住条件实现了“质变”,他分到一套50多平方米的四方集资房,两室一厅。让张毅感觉“质变”的是“有了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所谓‘四方集资’,就是省里拿一点儿,(原)教委拿一点儿,学校拿一点儿,个人拿一点儿。”张毅清楚地记得,为这个房子他交了4000多元钱,“我一个月才挣100块钱,在当时4000块可是笔不小的数目了。”买房已有借款,入住就没钱再装修,厨房依然是交房时的水泥池子,只在地上铺了层地板革。

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终结,中国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2002年,张毅拥有了第一套独立产权的房子,127平方米的多层住宅,三室两厅。“刚搬进去的时候,感觉真大呀,有了独立的餐厅,再也不用窝在茶几上吃饭了,还有了自己的书房。”张毅也“豪”了一把,“装修花了两万多,做了吊顶、橱柜,还包了门套。”

“小区所在的塔北路、翟营大街交口位置,在当时算是‘郊区’了,旁边都是庄稼地,晚上能听到蛙鸣。”张毅感慨,那时候,“郊区”的房子并不受人待见,没想到城市发展这么快,现在那片儿已经很繁华了。

当城市的住房越来越好时,农村的房子也在发生着巨变。2004年,郭远批了一处宅基地,给已过20岁的大儿子盖起新瓦房,“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也像城里楼房似的,有客厅,有厨房,还安上了土暖气。”盖这处房子的时候,郭远已不再捉襟见肘,他在县城做点儿小买卖,手头还算宽裕。

“怡”居:改变的不仅仅是面积

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住房的选择越发丰富,品质也渐成人们的首要追求。2010年,张毅购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周围有两个公园,每天晚饭后我都去公园溜达溜达。”

张毅说,当年最大的理想就是,孩子不用跟父母挤在一个屋里,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中国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远也住进了县城里的楼房,“2015年买的,花了不到30万元。”尽管他也时常会跟媳妇抱怨,“哪有农村老家的平房好,老家出门就是院子,锄锄草,种种菜。”但到冬天,在暖气房里待着,他也会摇摇头,“人被舒服日子惯坏了,现在生不来那煤炉子了。”

城乡居民住房的变化,数字显而易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

但告别了拥挤的居住记忆,迎来住房高品质时代的同时,很多人也感受着高房价的痛苦。

2003年以来,国家发布“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文件,一方面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此后,一系列构建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文件相继出台。自2008年起,保障房建设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从这年起,保障房建设大幅提速。据最新数据显示,仅在我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267.6万套,基本建成233.9万套。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900万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也表达出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

40年,老百姓住房的变化,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其间有甘甜也有苦辣,有一些苦已被幸福淹没,有一些幸福需要用心回顾。40年,虽是时间的跨度,但也是每个人对幸福重新定义的过程。(应本人要求,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大事记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