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柏坡岭上谱新篇——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平山实践

2018-10-02 06:37: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柏坡岭上谱新篇

——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平山实践

9月29日拍摄的平山县南文都村荷塘。该村实行村企参股共建模式,将臭水沟改造成了荷塘景观项目,搞起了生态养殖。记者赵永辉 张昊摄

□记者马彦铭 张文君 董昌

秋日的太行山峰峦叠翠,清透的滹沱河蜿蜒东流。

9月2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批准平山县等退出贫困县序列。数据显示,2017年,平山县实现脱贫4095户、656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4%,低于2%的退出指标,符合退出标准。

平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全县25万人,7万多人参军参战,涌现出了“平山团”等一大批英雄模范,被誉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模范县”。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视察时,提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他叮嘱平山干部群众“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牢记嘱托,攻坚克难。平山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在新的“赶考”路上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实事求是

在“精准”上持续发力,以全面精准为前提,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

9月30日,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游人如织。在纪念馆广场,来自北京的王建培听说平山脱贫的消息后,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革命老区平山县脱贫,充分体现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宗旨和要求。”

由于荒山秃岭多,加之土层瘠薄、干旱缺水,平山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到2015年底,贫困人口18039户40126人,贫困村260个,占整个石家庄市贫困村数量的一半以上。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核心在“准”,重在实事求是。

“精准识别县里有政策,‘五必须’‘六出村’‘五出乡’,俺背不下来,村干部都能说得滚瓜烂熟。但俺知道一个原则,是不是贫困户,都是俺们村民认可的。”平山县温塘镇大米峪村脱了贫的村民尚苹果说,现在不仅确定为贫困户要精准,脱贫“摘帽”更精准,必须工作队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村乡镇干部、包片乡镇领导六七个人,签字背书才能算脱贫。

精准识别是基础,精准施策是关键。平山县田营村的村民盖新舍,曾是一穷二白没手艺的庄稼汉,通过精准帮扶,不仅在家门口的润众现代农业园区打起了工,还在驻村干部的鼓励下,全家承包起了木耳种植大棚。“短短两年时间,不仅盖了新房、买了新车,俺还成了三里五乡搞菌棚种植的好把式。”盖新舍一脸自信。

“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给俺谋下的这金饭碗!”北冶乡赵家沟村的贫困户白秋书,依托佛光山旅游景区,跟着村里吃上了“旅游饭”,在家中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一家五口人脱了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平山交出了一张合格答卷——

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65元,增长12.3%。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5元,增长10%;

优先将贫困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对全县260个贫困村分批次打造,建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45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占贫困村总数的60%;

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资助,参保率100%;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35%,贫困人口参保率100%。

艰苦奋斗

把产业扶贫做扎实,建立“大产业覆盖、小产业带动、点对点帮扶”新机制

平山县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2000年全县生产总值30.5亿元,财政收入仅1.2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少之又少。

贫穷,不是不脱贫的理由,而应该是战胜贫困的动力。

2016年2月底,西柏坡纪念馆驻村工作队来到岗南镇武家庄,村里一穷二白没有任何产业,乡亲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穷日子。“没有起步资金,我们就一边帮着乡亲们销售土鸡蛋,一边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推销当地的花生油、粉条,还自筹资金给贫困户购买猪仔,搞起了土猪订单养殖。”武家庄村第一书记于海龙说,他们靠着一个个小产业,一点一点积攒资金,一步一步扩大生产。

如今,武家庄的“诚信”鸡蛋卖到了北京,村里的香油、芝麻酱等农产品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武西源”,土猪养殖也有了规模,这些产业都与北京、石家庄等地的多家单位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村民收入有了保障。

靠着艰苦奋斗,武家庄村通过“小产业带动”,雪球越滚越大,乡亲们脱了贫。“近年来,平山始终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探索建立了‘大产业覆盖、小产业带动、点对点帮扶’产业扶贫新机制。”县扶贫办主任秘书明说。

沿着新修的乡村公路,记者再次走进南文都村,与两年前相比,变化令人欣喜:总长2000米的十余条土街巷,全部铺成了水泥路,两个村民广场遥相呼应;村东的农业园区里,葡萄园初具规模,苹果树、樱桃树树枝随风摇曳,旁边还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生态餐厅;村南的荷花池塘,荷花竞放,鲤鱼、甲鱼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是平山县“大产业覆盖”带动脱贫的典型之一。

石家庄市工商联驻南文都村第一书记张端树说,2016年3月刚驻村时,村里没有产业,致富无门。目前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和荷花池塘景观项目两个大产业项目已经有了收益。村民范圈桃说,现在她在农业园区打工每月收入近2000元,土地流转每年收入2000元,再加上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和农业园区年终分红,每年收入3万多元。

“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平山县将4593.7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注入47家重点景区和龙头企业,作为贫困群众的参股资金,折股量化、保底分红。”秘书明说。如今,泓润现代农业园区、润众现代农业园区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大产业覆盖”模式,带动数千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增收。

一心为民

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最好的干部到一线,不脱贫决不收兵

西柏坡纪念馆的档案资料中,一位名叫阎如魁的农民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百姓收庄稼,毛主席号召帮助群众,抢秋夺夏,夏天帮助割麦,秋天帮助收稻。有担的,有背的,往老百姓的场上送,干得可欢了。”

有一种责任重若泰山,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赶考”精神。平山县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546名党员干部进驻全县所有的贫困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向深度贫困宣战!

2016年2月,地处深山区的观音堂乡胡塔沟村,迎来了驻村干部——县妇联副主席任艳丽和她的同事常润玉、王新缺。

“来了三个妮儿。”私底下,乡亲们窃窃私语,“肯定受不了这个罪,待不了几天准走。”谁也没想到,这个“巾帼扶贫三人组”一待就是两年多。她们吃在胡塔沟、住在胡塔沟,成了真正的胡塔沟人,带领乡亲们成立了农民合作社,搞起了家禽养殖业,还把大爷大妈手里的核桃、土鸡蛋、红薯粉条卖出了大山。

胡塔沟村许多老人逢人便夸:“俺这三个闺女真是了不得!”

“下来以后,最大的转变就是感觉个子矮了,心量宽了,使命感强了。”翻开石家庄市委统战部驻树石村第一书记吴俊磊的民情日记,里面有驻村感受,还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里的大事小情。“我写的这25万余字,不仅是民情日记,更是当地干部与群众间的真情。”

待得住,干得好,乡亲们已经把驻村干部当成了“贴心人”。2017年底,南文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扶贫工作服务期满,听到这个消息后,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名写信给市县有关部门,强烈要求留住他们的“第一书记”……

如今,平山县终于实现了全县脱贫出列,但是优秀的干部依旧扎根在一线,没有收兵。他们将继续奋战,让平山的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围绕脱贫攻坚“后三年”和“三年后”,平山目前已明确“两带、四区、百村”发展思路,提出要在脱贫出列验收、后续巩固提升等方面在河北乃至全国走在前列、树好标杆、当好表率,在“赶考”的出发地,向党和人民再交上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