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雄安乡愁】老屋

2018-11-02 08:51: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安新县旧民居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不管身处何方,家永远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在雄安新区的大地上,星罗棋布着许多极具地域特色的老房子。据不完全统计,距今百年以上的老屋有百余座,这些老房子是当地先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独特建筑文化景观,体现了当地居民独具匠心的构造手法,以及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营建理念。

俗谚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白洋淀地区为九河下梢,这里老民居的特征大体可按水区、半水半旱区和平原区划分。平原区的村落,街道宽阔、横平竖直,广门大院,高树灰墙,屋檐墀头部位多用砖雕,早年的房屋通常墙体内部为土坯干打垒砌,外包一层青砖或红砖,当地人称“外熟内生”,墙体厚重,冬暖夏凉;而水区和半水半旱区,由于土地金贵,防水患是头等大事,村民要择高地而居,村庄常常依托堤坝或高地而建,房屋随形就势,高低错落,有的即使同在一个小院落内,房屋也会呈阶梯式分布,院落窄小到几乎只有成年人一跨步宽,因而得名“一步院”,房屋紧致小巧,坚固耐用,一水儿的青砖瓦舍女儿墙。为便于通风采光,房屋外山墙上设有小窗,几家人共处,邻里之间,世代守望,和睦相处,岁月静好。

白洋淀历史上水患严重,十年九涝,能历百年风雨而保留下来的房屋一般都是精品,建筑质量上乘,通风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备,装饰装修考究,多属当时官宦之家、富商大户或殷实人家。

位于雄县龙东村的张家老宅,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仅存正房三间,木结构建筑,硬山布瓦顶,前出廊,飞檐翘角,砖雕木刻,磨砖对缝,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是本次雄安新区乡愁遗存调查中发现年代较早的民居类古建筑之一。

容城县一处清代武举人老宅,坐北朝南,北屋面阔十间,保存完整,宽敞的院落内散落着柱础、条石等,为原有建筑的残留构件,昭示着老宅曾经的繁华和沧桑。

容城县河西村村民王德亮老宅,建于清末,现存正房和东厢房为原物,砖木结构,青砖布瓦硬山顶,前出廊,墙体磨砖对缝,雕梁画栋,油饰清新,室内装修木隔扇及陈设基本保留原样,陈设的木质雕花家具、民国瓷器以及悬挂着的精美宫灯等老物件,让人如穿越回百年前的民国时期。

位于安新县马家寨的辛璞田烈士故居,为典型水区民居,建于清末,院落狭小,两间东厢房已坍塌,现仅残存老门楼及一间西厢房。辛璞田是我国早期革命者,后为反动军阀杀害,老宅是其出生地,后来烈士灵柩回乡,魂归故里。

刘家老宅,位于容城县东牛北庄,建于清末民初,原为四合院,硬山起脊石灰抹顶,现仅存正房五间、东厢房两间和一座老门楼,老房子灰砖墙体,墙基以上为灯笼花砌筑,老门楼为典型的清式风格,檐部勾头、滴水为精美的菊花等花卉图案。

蔡家大院,位于容城县城东关村,约建于1915年,原主人曾是北京某绸缎庄的老板,为雄安新区所存不多且保存较好的民国初年四合院。

这些老宅、老屋,是一个村落、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人文、自然环境变迁,以及建筑审美和伦理风俗的集中反映,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寄托着乡民们无尽的乡情和乡愁,是他们的根和魂所在。同时,它们也是城市发展的印记和宝贵历史文化财富,也将成为雄安新区典型的历史建筑。

(刘洁 文/图)

责任编辑:秦秋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