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英雄河北】地道战:地下长城 抗战传奇

2018-11-21 06:57: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挖联村地道。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阅读提示]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之后,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进攻,抽出大批兵力回师华北,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所谓“治安肃正”作战,冀中区首当其冲。

在敌人环伺的艰苦环境中,冀中的抗日军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形式。

地道战在整个华北平原上构筑起一道地下长城,让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依托地道战斗。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1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地道内的民兵不断的进攻,在村长王玉龙指挥下,村西和河南小畦外援民兵们打得起了劲。枪不断向敌人打来。伪军们骂着大街:‘不行就别来,来一次叫人炸一次,这算什么?’一个伪军官急得说:‘这个仗不好指挥,古来没有这种战术’。敌人被打得迷糊了眼,摸不清情况,他们只有一条上策:向后转,回白团去。”

这是1945年8月间,《冀中导报》上发表的一篇报道,记载了保定清苑县冉庄抗日军民,凭借地道打退日伪军一次大规模扫荡的现场情况。

正是这样一篇报道,让我们得以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冉庄,亲身体会地道战的神奇威力。

冀中是指河北省中部千里平原,地处平汉、北宁、津浦、石徳四条铁路干线之间,同冀东、北岳、平西、平北根据地相互配合,形成了对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北平、天津等地的战略威慑。可是反过来看,冀中也恰恰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

在平原上开展游击战争,一马平川。对装备精良、拥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日军来说更有利。而对抗日军民来说,困难很多。

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日军对冀中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占领了冀中的全部县城和一些较大的村镇。接着就修公路、建筑碉堡,组织伪军,建立伪政权,企图控制冀中。

近敌区的干部和群众,经常受到敌人的袭击和骚扰。夏季,他们躲进青纱帐;冬季,就到别的村庄或野外的道沟、坟地躲藏。后来,敌人不仅白天出来骚扰,还常常在拂晓时突然袭击,干部和群众不敢睡在家里,只好到野外露宿。有的干部利用地窨、墓穴挖个地洞,晚上睡在里面,白天出来工作。有些群众也秘密挖洞藏人或藏东西。

最初挖的地洞,形式简单,一般是上窄下宽,斜着向下挖,约二三米深,只有一个洞口,能容一个人或数人蹲在里面,颇像青蛙冬眠一样,因此人们叫它“蛤蟆蹲”。

冬天,干部群众在“蛤蟆蹲”洞里住宿后,洞内的空气与外界冷空气接触,就在洞口的伪装物上结一层霜,太阳一出来,会散出缕缕清雾。敌人慢慢发现了这种奇异现象的秘密,就用拉网的方法搜寻地洞,一些地洞被发现了。

于是,人们把地洞挖深并挖成两个洞口,这就出现了地道的雏形。

虽然这种初级地道在反扫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这种单纯藏身洞属于被动隐蔽、被动挨打型,许多抗日军民和抗日干部被捕或遇害。

受挖洞藏身的启发,当时的蠡县县委书记王夫指示,选基础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条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连,敌人来时便于躲藏。村民们在挖掘过程中也在不断改进,有的村发明了连环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敌人逼问时领敌人去假洞,藏在真洞里的干部群众趁机转移。

早期的地道主要作用还是躲避敌人,还不是战斗地道。正因为如此,对于地道,刚开始还有不同意见,认为地道是消极对敌。

到了1941年冬季,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形势吃紧,急需把中国占领区变为“兵站基地”,并把重点放在华北。日军认为“占领区的治安现状以河北最差”,为此,华北日军在1942年对包括河北在内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共进行了75次疯狂的扫荡,其中以针对冀中平原的“五一大扫荡”规模最大。

面对日军使用最先进而又最野蛮的战争手段,冀中抗日军民没有畏缩,用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并从反“五一大扫荡”斗争中得到正反两方面经验:一方面,地道斗争在反扫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日军在进攻无极县北侯坊时,八路军一个连和游击队、民兵一起依托地道,先在村外迎击敌人,使日军在进村时踏响了地雷;然后又在高房上向敌人投掷手榴弹,最后转入地道,从射击孔毙伤敌人百余人,但日军却见不到八路军、游击队的踪影。

然而另一方面,定县北疃惨案,十多个村子800多人在地道中被敌人施放的毒气毒死,反映出地道斗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冉庄地道战遗址。 图片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2

第二个冀中战场

冀中地道战,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敌人也不得不惊叹、认输。日本侵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沧县对部下说:“对冀中平原的共军,虽然多次剔抉,但其地下组织仍然隐蔽于群众中利用地道防止消灭。一有机会就袭扰,最可怕的是地下还有一个冀中。”

1942年11月,残酷的战争形式要求隐蔽地道均需向战斗地道发展。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程子华在《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中对地道斗争给予高度评价,详细阐述了“地道斗争的发展”“地道构筑的方式”“民兵与地道斗争”等问题,并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使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内外联防,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战的坚固地下堡垒。从此,地道战在冀中平原成燎原之势。

1943年春,地道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冀中平原,战斗地道的构筑有组织有计划地秘密开展起来,并不断改进创新,使地道成为“四好”(好打、好钻、好藏、好跑)、“五防”(防水、防毒、防掘、防钻、防火)、“三通”(天通、地通、院户通)、“三连”(村落地道、联村地道、野外地道相连)、“三交叉”(高房、院内、地道火力交叉网和村边、街道、地道火力交叉网)的整体地道战阵地。

冀中清苑县冉庄民兵,就是因为运用地道战打了许多漂亮仗而驰名中外,他们的事迹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地道战》。英勇的冉庄民兵先后作战157次,其中进行地道战17次,依托地道进行伏击、追击战斗55次,共毙伤日伪军267名。冉庄附近的日军经过多次失败后哀叹:“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

地道的功用,不仅限于战斗。

抗日战争中,我部队和民兵的武器、弹药,主要来源是缴获。但是手榴弹、地雷、炸药这些武器,却要依靠自己生产。

有了地道以后,军工同志就把工厂搬到地道里。冀中六分区就在当时的束鹿县司马村地道里设了一座兵工厂,有军工30名,专门制作手榴弹和地雷等。地道工厂与地面上的建筑物连在一起。鼓风炉装在地面上,铸造、翻砂放在地道里。烟囱和地上做饭的烟囱通着,冒出的烟和炊烟一起散去。这个厂秘密生产了多年,为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

环境残酷时期,我方医院化整为零,伤病员分散在“堡垒户”家里,由群众掩护治疗。有了地道和地洞,人们就设法把地洞改成病房。被誉为“冀中子弟兵母亲”的李杏阁,家住安平县报子营,紧靠敌人据点,她利用地洞先后收养了73名伤病员。

献(县)交(河)县军王庄党支部,办起了一个地道医院。他们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进行了巧妙的设计。这所医院从1942年夏到1944年秋两年多的时间里,共收治了600多名伤病员。

冀中的新闻工作者,能在极残酷的环境中坚持工作,保障报纸的出版发行,主要依靠群众、依靠地道掩护。

冀中军区的前线报社,在深泽县和安平县交界处的李庄野外,挖了一个大洞,上边是庄稼地,下边放着石印机和印刷器材,纸张分藏在“堡垒户”家。工人就在地洞里印报纸。遇有敌情,就把洞口掩盖起来,人员转移。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我党政军干部的行动,上级指示、命令的下达,消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党组织建立的地下交通网。这个网就是以地道为依托的许多交通站联结而成的。

往来干部由武装交通队护送,一站交一站,文件、指示由交通员传递,一村交一村。每个站都有地洞,与地道相连。虽然敌人监视严密,但由于有群众的掩护,有地道的依托,我们的地下交通网依然高效运转。

3

人民筑起地下长城

冀中的地道,从1938年开始到抗战胜利这7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地道的种类、构筑的方法,还是地道的作战能力以及地道的各种设施管理,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

比如地道高规定为1.3米,宽1米,人弯腰可以行走,迎面侧身可以通过,顶部离地面至少一米。

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挖地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需人力、物力是惊人的。据研究者测算,一个200户的村庄,挖一条500米的地道,要用全村劳力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一个月,费用边币(晋察冀边区的流通货币)一二千元。

八年抗日战争中,全冀中共挖了多少地道,没有精确的数字。仅到1944年冬,挖成的地道就有1.25万公里。

这座抵御外侮的地下长城,也是人民群众用血肉筑起的长城。

挖地道除了消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外,还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地道的地点和走向的选择,如何防止塌方,如何保密等。

为了保密,挖地道都是在夜间进行的。从地道里挖出来土,要倒在猪圈、牲口圈、菜地等地方,还要浇上水,路上打扫干净,不留痕迹。挖好的洞口要进行伪装,不能露出丝毫破绽。防毒、防水、防烟的翻板、卡口,地道的各种战斗设备,人员进入地道后的组织、通讯、照明、食宿、厕所等问题,无一不是在人民的创造下顺利解决的。

维护地道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要防止地道的塌陷,防止坏分子的破坏。有地道的村庄,都成立了地道保护委员会,民兵分段负责检查,群众进入地道要持地道证,严格检查不熟悉的人进入地道和控制可疑分子知道洞口。

保护地道,与敌人斗争,人民群众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了地道,敌人就绞尽脑汁,使用一切手段进行破坏。我抗日军民用爆炸封锁、用假洞迷惑、用冷枪射击,迫使敌人无法接近地道。当敌人迫使群众说出地道时,不少群众宁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不吐露半点秘密。

1942年4月15日,敌人在白庄遭到我游击队痛击后,援军赶来报复。一部分群众被抓到打谷场上,敌人让他们说出谁家有地洞,谁家藏着八路军。没有一个人说话。敌人举起指挥刀砍死了两个青年,又拉出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第十五个,都是一样的回答:“不知道!”

正是人民群众,用血汗和智慧创造了地道,用生命保卫了地道,铸起一道攻不破打不烂的铜墙铁壁。(记者袁伟华)

相关

地道战的四种精神

地道战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我军民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地道的分布范围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河北省保定中部偏南,东到沧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庄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区。

除清苑冉庄地道遗址外,在北京顺义东北的焦户庄、山西定襄县西河头村、曲阳县灵山镇郭家庄村、邯郸峰峰山底村等都有地道遗址。目前,这些遗址已经成为弘扬地道战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该地道于1942年在原有抗金洞的基础上挖掘而成,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9条大巷),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向西山的地道1条,洞洞相连,户户相通。洞口设开关盖、开关门,既能防水、防毒、防火烧,又能防破坏、防封锁。每个拐弯处都留有枪眼、陷阱、暗洞,灶底、树洞、水井、碾盘底、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战斗堡垒,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

1965年拍摄电影《地道战》,剧组在拍摄之前,来山底村体验生活、搜集素材达半个月之久。

地道战研究者认为,地道战体现了我抗日军民的四种精神。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残酷扫荡,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以无坚不摧的勇气,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前赴后继,英勇抗击,保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机智灵活、勇于挑战、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敌强我弱又是在开阔平原作战的极为不利形势下,没有盲目应对、固守陈规,更没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而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握自身优势,由地上转为地下,由明转暗,避实就虚,机动作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体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干群一致、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团结精神。坚持依靠和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用保家卫国的共同目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群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大公无私、甘心奉献、舍家忘我的牺牲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舍小家顾大家,妻送夫上前线,父送儿上战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流汗流血,甚至不惜牺牲。(文/记者袁伟华)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