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信义老爹”侯小生:家贫不欺诚信 替子还清欠债

2018-12-20 14:41:01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侯小生和老伴儿。

侯小生拾掇过冬白菜。

侯小生在回忆往事。

燕赵都市报驻邢台记者 卢玉辉 文/图

推荐理由:

侯小生,邢台市内丘县金店镇侯文孝村村民,今年62岁。

2012年,侯小生的大儿子侯苏科与妻子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身亡。在整理大儿子的遗物时,侯小生发现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侯苏科在结婚、盖房时借的10多万元欠款账目。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并不富裕的侯小生一笔一笔地替儿子偿还欠款,即便没有欠条的,只要账本上有记录,侯小生都会把钱送到债权人的家里。

侯小生的诚信之举感动了世人,被乡亲们称为“信义老爹”,先后获得“河北好人”“河北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侯小生的诚信行为感动了附近的乡邻,2017年,侯小生成为“好大哥工作室”一员,参与调解内丘县境内邻里纠纷和矛盾100多起,基本都能让当事双方实现圆满和解。今年,侯小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照顾患病的老伴身上,在村两委换届中,他成了村党支部委员。

“别人相信你,你就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诚信,说到底是一个良心问题。”侯小生说,人做事不能昧着自己的良心,要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

1.“信义老爹” 替亡子还债

事情追溯到2011年。

这年11月,侯小生的大儿子侯苏科与女友崔淑霞步入婚姻殿堂。因为侯家弟兄三个,其中三弟还在读大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然而,结婚的喜悦还没持续半年,意外发生。2012年6月4日晚,侯苏科带妻子崔淑霞在岳父家吃过晚饭后骑电动车往家赶。其间,一辆轿车从后面疾驰而来,当场将侯苏科与崔淑霞撞飞。在被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侯苏科与崔淑霞相继身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侯小生一下子蒙了。“在整理老大东西的时候,老二对我说,哥哥还有个账本,写的都是他在结婚之前欠下的债务,有十多万元。”侯小生说,大儿子侯苏科在盖房子、结婚期间,遇到什么困难从不吱声,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大儿子在外面欠下这么多钱,他一点也不知道。

怎么面对儿子遗留的债务?侯小生说,他也犹豫过,但转念一想,“大儿子没了,他欠的债不还,(在有的人看来)也没人说什么。但这是良心账,我必须帮他还上。”侯小生说,当年自己在部队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人要正直,讲诚信”,如果大儿子欠人家的钱他不还给人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借钱给大儿子使用的乡亲们。

经过交警部门认定,肇事司机系驾驶报废车辆,又属酒后驾驶机动车,负事故的全部责任。2012年12月31日,根据法院判决,侯小生拿到了肇事司机支付的14万元事故赔偿金。第二天,老人便拿出5万元钱给了亲家。

2.做人不能不讲信用

在侯苏科的欠款中,很多是没有给人家打欠条的。“当初苏科借钱时,别人连欠条都没让他打,凭的是对他的信任。现在,咱不能不讲信用。欠人家多少就还人家多少,一分也不能少。”侯小生说。

因为家庭收入少,老伴看病也需要用钱。当时,有好心人劝他,拿事故赔偿的钱给他老伴儿看病。看着卧病在床的老伴,侯小生心里十分难过,但儿子欠人家钱的事就像石头一样,沉沉地压在他心上。他让二儿子按账本上的姓名找到好心借钱给侯苏科的乡亲们的联系方式及住址,然后他就一户户地去还钱。

“这3000块钱我不要了,你留着吧,你家生活太难了!”2013年5月初,侯苏科生前的同事杨淑丽来到侯家,看到侯家破旧的砖房和卧病在床的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接这笔还款。但最终,杨淑丽没能犟过侯小生,不得不接过了老人替儿子还给她的钱。

捧着老人替儿子还的3000元钱,杨淑丽说,“当时借钱的时候,什么凭证也没有,就凭一句话,大爷就把钱给了我!”

就这样,一直到2016年年底,侯小生还完了最后一笔儿子的欠款,心里轻松了很多。

“这几年的收入基本都还债了。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还好都还完了。要是以我现在的身体,想还也是有心无力了。”侯小生感慨道。

3.做对他人有益的事

1974年,侯小生入伍当兵,成为我军空军司令部的一名话务员,还进入军校深造,1976年入党。

“那个年代,我在部队基本花不了什么钱,每月6块钱的津贴已经不少了,剩下的钱都给了家庭困难的战友。”侯小生说,当兵那段时间,他正处于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年纪,因此部队教育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谦虚地说,当年我们话务兵都是优中选优。当时,我就是一种想法,无论做哪一样,都要干出成绩,同时也是给新兵、新党员做榜样。”侯小生说,他因为表现突出,在部队受过多次嘉奖。1980年,他从部队回到家乡,并把在部队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带了回来。

和侯小生谈话,总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之所以在家庭贫寒的情况下,咬着牙替大儿子还清债务,侯小生说,早年戎马生涯,部队教育他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经历和信念让他做出这样的事。

“我的事情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很多人都知道了。后来,我在调解乡邻矛盾时,一自我介绍就能感觉到别人的眼神不一样。我说的道理,别人也能听进去。”侯小生说,“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说服别人。”

记者回访:

老侯是个靠得住的人

记者再次见到侯小生时,老人家正在家里准备过冬的大白菜。屋子靠近门的地方放着一个煤炉,边上是一簸箕花生壳,冬天的取暖主要靠煤炉,小屋不大,很暖和。他的老伴坐在床上,看到我们过来,从床边站起来,一点一点地往门口挪。“老毛病了,现在不能干活,还得有人伺候。”老太太笑着说。

侯小生说,本来老伴病着,家里就离不了人。自从任村党支部委员后,村里的事也要找他。眼下,村里还有几条路没通,他们几个党支部委员正商量着争取今年把修路的事定下来,再争取镇里和县里的支持。“趁着现在还能动,我想多做点对乡亲们有益的事。”侯小生说,既然党组织和乡亲们都相信他,他就不能让大家失望。

如今,侯小生的日子过得依旧清贫,乡里为他和老伴儿办理了低保。平日,他种着家里的十来亩地。村里的乡亲们都说,老侯是个靠得住的人。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