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最美退役军人】张胜青:“军人的劲头一辈子不能丢”

2018-12-24 03:22: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藁城系井村党支部书记张胜青:

“军人的劲头一辈子不能丢”

12月9日,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打哆嗦,记者见到藁城区系井村党支部书记张胜青时,他刚从一户村民家里出来。“这一家过喜事,本打算请客大办,我刚去做了做工作。”张胜青说,为倡导文明新乡风,村里新修改了《红白理事会章程》,谁家有红白事,都不主张大操大办。

1985年,从南京军区某部队退役后,张胜青回到老家系井村。村干部见他一米九的大个子,又当过兵,还当过班长,就让他先在民兵连干着。很快,公道正派的张胜青就赢得了村民信任。1990年,这个只有23岁的小伙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当年我可是藁城最年轻的村支书。”张胜青自豪地说。

“以前当班长,我经常跟新兵说,军人就要敢啃硬骨头!”张胜青一上任,就着手解决村里最棘手的出行问题。“当时村里全是土路,一下雨成了泥糊糊,人进不来也出不去。”

铺不起水泥路,能不能用别的材料?张胜青找到村附近的磷肥厂,使他们不用的下脚料,在泥路上铺了一层磷渣。

“渴了就舀一口和泥的凉水喝,饿了干嚼几口烧饼。”张胜青回忆,当时发动村里党员干部40多人,大家穿着雨靴,挽着裤腿,干了半个多月,把村里6条街全铺完了。

老百姓出门方便了,纷纷对这个年轻支书竖起了大拇指:“小伙子不愧是当兵出身,不怕苦,干实事!”

铺好主路,他一鼓作气,重新整修了村里的辅路和小巷,还打通了村中心大街和兴华路,这样,村里往藁城和石家庄走更便利了。

“路通了,得让村里发展起来!” 张胜青说,系井村没有其他产业,可是有优质的土地,出优质的粮食。

借着离城区近,四周交通便利的地缘优势,村里先是投资建成了占地100多亩的粮食市场,拓宽了粮食流通渠道。他又和村干部带领群众到乐亭、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还聘请省农科院、市农业局的蔬菜专家和技术员到村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现在,系井村棚室基地发展到400多亩,高标准温室200多座,种植了桃树、李树、草莓、美国西红柿、名优花卉等新品种。

为使奶牛养殖步入规模化,他带着村班子多方争取资金,投资建设了占地60多亩的奶牛养殖小区,建成了奶牛胚胎移植中心和高标准挤奶厅。之后,又积极联系,在村里兴办了加油站和藁城区机动车检测站,吸纳村民60余人就业。

粮食市场、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蔬菜日光温室……村里富了,张胜青也从当年的精干小伙变成了两鬓染白的中年人,然而他身上那股为了老百姓碰难事解难题的劲儿一直没变。

修路,打井,干大事,他是村民的主心骨;邻居闹别扭、孩子不赡养老人,有难事,他是群众的“帮大哥”。

一次,他在调解一起孩子不孝顺老人的事儿时受了启发,后经村里研究,决定由村集体为年满55岁以上的女性、60岁以上的男性发放养老金,2016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细分了年龄段、提高了金额。

吃饱穿暖,大家的娱乐生活也跟着丰富了,很多妇女想跳广场舞没地方。为方便群众活动,村里修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活动广场,组建了战鼓队、秧歌队,在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村里还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大院,内设藏书8000多册的图书馆,还专门聘用了图书管理员,每天定时开放。

“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一项项荣誉挂满了墙。如今,张胜青又忙着筹备新建村小学的事。“现在的村小学是我当年带头建的,已经20多年了,该重建了,得让孩子们享受更现代的教学条件。”

“尽全力为村里人解难事、办要紧事,这是我的任务。”张胜青说,“我是从部队出来的,咱不管到了哪儿,军人的劲头一辈子不能丢!”  (记者尹翠莉)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