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2019-01-04 05:43: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王建强

核心提示: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所有科技成就,无一不深深打着人才驱动的烙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有力举措厚植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要把科技强国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员令,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不断强化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所有科技成就,无一不深深打着人才驱动的烙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如果没有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可能会推迟;正是有了英国的哈维、虎克和法国的巴斯德,才有了心血运动论、显微镜和细胞概念、免疫学;正是有了萨顿、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才使人类了解了细胞学、放射性、量子理论、原子结构理论和相对论。爱迪生经过千百次失败发明的电灯,与西门子发明的电动机、贝尔发明的电话机三者共同“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能源动力、机械加工、钢铁材料、交通运输、无线通信等各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极大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热力学、机械学、电磁学、生物学、地质学、光学、化学等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每一次科技进步的背后都凝结着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辛勤汗水。事实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铁基超导材料、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主要创新指标正在进入世界前列,实体经济成为创新的主战场,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取得如此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并通过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发展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最为宝贵的财富。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科技要在重要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进而创造更多竞争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厚植我省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我省是经济大省,近年来科技创新实力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高端人才数量较少,专业技术人才中从事科技创新研发人员的比例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有力举措厚植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一是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大批科技精英。要大力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及产业集群,为培养和引进大批科技精英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高速动车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石墨烯、液晶材料等高性能材料技术进行攻关,在实践中培育科技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不断破除科技人才流动的各种藩篱,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产业流动、与企业产业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在融合发展中培育造就科技精英。

二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人才分类评价,不搞“一刀切”。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坚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建立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适应科技协同创新和跨学科、跨领域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团队评价办法,实行以合作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尊重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坚持德才兼备,避免简单根据人才“帽子”评价人才,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要让人才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任务目标体系,延长人才评价周期,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多头、频繁、重复评价人才。

三是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和全球视野,实施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对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敞开大门,汇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开辟专门通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创新引才方式,加强项目招标引才、岗位特需引才、海外筑巢引才、亲情乡情引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引进。建立科技人才引进目录,最大限度引进各类“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对国际科技人才来华签证、居留,要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落实相关待遇,保证引得进、留得住。

四是改革科研体制为科技人才“松绑”。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各类“高精尖缺”科技人才推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所需经费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相应增加单位当年绩效工资总量。项目立项单位和人才管理单位要加强政府支持人才创新的经费使用管理,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自主权,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重奖,提高最高科学技术奖金额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有更多成就感和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崇尚科研的浓厚氛围。进一步下放和扩大单位用人自主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不合理约束,放手让用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人才创新创造,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五是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努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着力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科研环境,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大程度发挥。大力宣传科技人才创新业绩,形成人人崇尚科学、人人热爱科学、人人争当科学家的浓厚社会氛围,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青少年尊崇向往的工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真正把科技人才从繁文缛节和各种报表及审批事项中解放出来,让科技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进而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天下英才聚燕赵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