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赏识教育下 是否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2019-01-15 09:50:36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省政协委员寇学臣: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如果能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课程的培训,客观上可能会助力学校教育。”

省政协委员康君元: “一个社会不是刑罚越厉害治安状况就越好,同样的,教育学生也不是惩罚越严格效果就越好。”

省政协委员冷继英: “惩戒不是体罚、讽刺和挖苦,惩戒要讲究方式,要把握度,要以学生能认识到错误为前提,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

近年来,赏识教育盛行,随着“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无批评教育”这类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对待孩子不再像父辈那样以惩罚为主。延伸到学校,甚至有的父母无法容忍老师对孩子的一些很小的惩罚,由此引发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是否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学生被罚站,家长告到学校

因为老师对孩子惩戒而导致家长的不满,从而引发家长和老师的矛盾,如今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出现。石家庄市民李晓梅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原本老师很负责任,女儿成绩也不错,李晓梅挺满意,然而,10月份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种状况。“班上有个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还爱搞小动作,有一天情况比较严重,老师就罚这孩子在教室后面站了一会儿。后来这事被那孩子的家长知道了,便找老师要说法,说孩子被体罚了,心灵受到了伤害。最后还不依不饶地告到学校,要求换老师。”李晓梅说,“虽然最后学校并没有同意换老师,但老师也被这事折腾得身心俱疲,不敢再管孩子。这样一来,班里的纪律每况愈下,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孩子的学习。”

女儿班级里的这个情况让李晓梅感到很无奈,她很担心影响到女儿的学习,但她也理解老师,“老师管孩子本来是对孩子负责任,可家长这么一闹,老师哪还敢管?”

无独有偶,邢台市民王文娟儿子的班上也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原来英语老师经常在微信群里跟家长们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留了什么作业,哪些孩子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都会及时沟通。”王文娟说,可是有一天,好几个孩子没完成作业,老师很生气,就让这些孩子罚站并抄课文。“哪知这下炸了锅,一位家长说老师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微信群里咄咄逼人地质问老师。后来老师道了歉,又有几位家长站出来做和事佬,微信群里的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然而,自此以后,英语老师在微信群里再也不说话了。”

虽然事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王文娟仍很感慨。“孩子小,心智不成熟,很多地方需要管教,如果说不得碰不得,有了错又怎么能改正呢?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啊,真不理解那位家长是怎么想的。”

不敢管,让很多老师感到无力

采访中,很多在一线工作的老师都表示:不敢管学生。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有家长跟我说,‘陆老师,你对孩子要严一点’,我让学生罚站、抄课文,家长都支持。”从教30年的石家庄某小学老师陆明杰告诉记者,严格的教育确实让学生受益,许多年以后,有学生见到她还感谢老师当年的惩戒让调皮鬼成了成绩优良的好学生。“可这些年不行了。”陆明杰感叹,“赏识教育盛行,而且多数家庭的情况是孩子少,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容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老师稍微有所惩戒就可能有家长找到学校。”陆明杰说,学校开会也反复强调,老师们都非常小心,学生犯错只能口头批评,还不敢说重了,孩子们小,根本记不住,下次还犯,这让陆明杰感到很无力。

42岁的小学教师王丽静认为,小孩子知道要遵守纪律,但他们很难控制自己。如果让他们站上十几分钟,静下来反思,下次可能就会有所改观。可是频频发生的事例让他们对此望而却步,“老师因为惩戒学生被家长告状,被骂甚至被打,更有甚者,前一段时间还出现了老师让学生罚站被关进派出所的事情。这让我们遇到有学生需要惩戒时也不得不小心谨慎。”王丽静说,有时实在觉得问题严重,也只敢让学生站两分钟就赶紧回去。

老师不敢管学生,学校战战兢兢唯恐出事,这让很多家长担心,更多的老师被迫放弃育人的职责,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孩子,还是教育。

是否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老师的一些小小的惩戒都可能被视作体罚,出现了老师想管又不敢管的情况,随着这种现象的逐渐增多,社会上开始有人呼吁把惩戒权交还给老师,让老师重拾戒尺。曾经有一篇名为《孩子,希望你能够遇见一个手拿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的文章,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共鸣。而事实上,2018年3月份,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已经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尽管如此,但“是否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仍然是一个讨论热烈的话题。

没惩罚的教育是苍白的

可适当惩戒

“我不主张体罚,但孩子犯错,我愿意让老师适当惩戒,可有的家长不愿意,老师必然有所顾忌,久而久之,整个班级的氛围也会对我的孩子有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母亲,李晓梅认为,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在成长过程中老师的纠偏很重要。“另外,现在好多孩子心理脆弱,十几岁的孩子,老师批评几句就可能离家出走。如果他在日常就认识到犯错就应该被惩戒,或许后面就不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李晓梅说,基于上述原因,她觉得有必要让老师重拾戒尺,对犯错的学生适当惩戒。

河北省政协委员、广平三中校长冷继英认为,严师出高徒,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苍白的,只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心理会比较脆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更难以成材。“我们的孩子有时候更需要挫折教育,所以老师还是要对犯错的学生进行适当惩戒,但惩戒不是体罚、讽刺和挖苦,惩戒要讲究方式,要把握度,要以学生能认识到错误为前提,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但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形成家校共管的合力。”冷继英委员表示,一个好的老师是要讲究教学艺术的,惩戒要触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愉快地接受,而不是简单的一罚了之。

在道德引导的同时,

可通过校规去规范

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乾骥律师事务所主任康君元表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格的自我建构过程,需要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约束。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老师的一个眼神就可能让他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性格发育,极端的长大后可能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一个社会不是刑罚越厉害治安状况就越好,同样的,教育学生也不是惩罚越严格效果就越好。”康君元委员说,“现代文明要求权利和义务都是有界限的,只有法定机关才有执法权。从法律角度来讲,每个人的人格权都是平等的,老师只是因为智力、年龄等方面有优势而对学生进行指导,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批评,但不能对学生的人身有所限制。”

康君元委员认为,对于现实中孩子因个体差异出现的不同问题,在道德引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校规或教育部门的内部规定去规范,也可以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教育的时候可以略有差异,但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度。

给家长上课,让家庭教育助力学校教育

采访中,有市民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溺爱造成的,而一些家长对老师轻微惩罚学生不依不饶,也源自一些家庭的教育理念。

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寇学臣认为,要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给老师适当的惩戒权,更要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了家长的支持,家校齐抓共管,老师的工作就会好做得多。“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如果能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课程的培训,客观上可能会助力学校教育。”寇学臣委员建议,可以发挥中小学家委会的作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们讲课。大学也可以开设家庭教育课,让教育专业以外的学生也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使良好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在社会上普及。 (记者卢伟丽/文 赵永辉 张昊/图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