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蒋子龙:关注现实生活 书写改革浪潮

2019-01-30 07:06: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蒋子龙。(图片为本人提供)

从河北省沧州走出去的“改革文学”作家代表蒋子龙,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多年来,他以敏锐的笔触书写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以锐利的思想解读社会现实,描绘出当代文学史上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近日,记者对蒋子龙进行了专访。

蒋子龙的故乡在沧县农村,围着家里菜园子那两三米宽的小河沟,村外直通大运河的沟渠,以及伴着这一片水系嬉戏的日子,都在蒋子龙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着深远影响。提到家乡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蒋子龙深有感触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沧州和运河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以及我努力追求的文字风格,都是真实自然、单纯厚道。”

带着家乡水土的滋养,少年时期的蒋子龙到外地求学,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79年,正是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大家都攒足了力气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我当时在天津重型机器厂担任车间主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工作中。”蒋子龙说。

在这里,蒋子龙深入接触到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寻找到属于他的大工业、大时代文学的创作源头,其文学作品中对于企业的描述也投射出这段生活的映像。同年,讲述十年动乱之后某重型电机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老干部乔光朴主动出来收拾烂摊子,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扭转工厂被动局面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创作完成,并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乔厂长”热。

《乔厂长上任记》融入了蒋子龙多年在工厂工作的经验。因成功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人物形象,这篇小说被认为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蒋子龙表示,只有当改革真正成为百姓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主题,并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时,才能激发出作家的创作激情,从而把文学故事和人物融于真实的生活旋律之中。随后,蒋子龙陆续创作发表了《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一系列表现工厂、城市改革的中短篇小说,激发了人们的改革热情,对引领思想观念转变、推进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艺术的发展,总是通过不断的突破和创新进行着。继工业题材小说之后,蒋子龙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他告诉记者,登上文坛,一定还要懂得什么时候离开文坛。“有一段时间,我感到自己成了自己无法逾越的疆界,我的工业题材束缚了我,让创作变得走投无路。我受到我所表现的生活、我所创造的人物的压迫,创作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暂时与工业题材拉开点‘历史的距离’,对工业生活及自身进行一番感悟、自省和玩味。”

时刻保持创作清醒的蒋子龙,开始努力尝试突破单一风格与题材的束缚。2008年,蒋子龙实现了题材上的重大跨越——推出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农民帝国》,再次引发关注。谈到创作题材的转变,蒋子龙认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不应受题材的限制,而是应该时刻关注眼前的现实,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几十年来,他的笔尖触摸到了工人、农民、医生、演员等等。无论是工业题材,还是农村题材、城市题材,蒋子龙的作品总是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进程投射到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中,为读者描绘出立体的社会全景图。

离开河北多年的蒋子龙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在他眼中,“家乡像梦一样永远跟着我”。长期以来,蒋子龙为河北日报撰写过多篇经典佳作。2017年1月,时值河北日报“布谷”文学副刊创刊60周年,蒋子龙欣然挥笔,写下“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以示庆贺。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位“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家又应邀在河北日报“布谷”版开设“蒋子龙专栏”,陆续刊发了几十篇散文、随笔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感性、更立体、更丰满的蒋子龙。

不断在文学道路上锐意突破,以“真实自然、单纯厚道”为追求的蒋子龙,从1965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新站长》时开始,已在文坛辛勤耕耘五十余载。“目前我手头上有一部长篇小说正在创作中。”蒋子龙表示,小说虽然是虚构的,反映的却是现实世界,自己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希望能写出更多贴近现实、记录时代的作品,表达更多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思考。(记者曹铮)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