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一线好故事】返乡后生的“敬老红包”

2019-02-07 07:33: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返乡后生的“敬老红包”

——在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村

春节返乡的后生们带着敬老金看望贾淑真老人(左二)。 记者焦磊摄

2月1日上午,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村委会会议室内,十几位年轻的面孔,个个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他们都是村里在外创业的农民,每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回到家乡的年轻人都会聚在一起做一件事:为村里的“敬老基金”捐款。

捐款仪式开始,不大一会儿,捐款额已近5万元。

此时,村里的老人们也陆续来到了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安永吉将50元钱一一递到老人们手里,又给他们发放了米和油,屋里洋溢着温馨的亲情。87岁高龄的李秀坤激动地说:“政府每个月都给我们发养老金,又有这群孩子的孝心,我们心里真是特别暖和。”

2015年重阳节前夕,苏正和安永杰请儿时的伙伴聚会,一壶酒下肚,大伙感慨很多。“咱们村的老人们一辈子吃苦受累,给村里作了很多贡献,咱现在条件好了,应该好好孝敬他们。”安永杰的一个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永杰说得对,咱们村有敬老传统,又评上了全国文明村镇,咱得传承发扬下去。”

“大家凑份子,给老人们发红包。”

“搞个‘敬老基金’吧!”

“太好了!咱们也给村里的后生们作个榜样!”

这一年的10月1日,在苏正的组织下,大家聚到村委会。苏正第一个捐款,捐了1万元。“第一年,一共14个人,大家捐了3万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苏正仍然很激动。

有了钱,怎么用?“村里有34位80岁以上的老人,咱每个月给老人发50元养老金,春节再给他们送年货。”安永吉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响应。这个“敬老红包”一发3年,为村里年轻人作出了榜样,如今,尊老孝老的风气在村里蔚然成风,“敬老基金”的参与人数从当年的14人增加到39人。

“大娘,我们来给您拜年了!”安永杰和安永奇等人拎着米和油走进了贾淑真家,老人激动地招呼大家坐下喝水、吃花生。“谢谢好孩子们,你们都忙,别总惦记着我们了……”

“村里老人们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和幸福。”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们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们计划把“基金”做大,帮扶范围扩大到贫困户,帮助更多的村民。(记者焦磊)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