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媒介生态下文艺批评家形象的重塑

2019-02-22 05:57: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汪 帆

学过欧洲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俄罗斯作家群,促使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走向辉煌。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肖洛霍夫等著名作家的名字和作品永久矗立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之中,璀璨夺目,光照古今。

文艺批评的本质与作用,决定了文艺批评家的使命与担当。伴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艺批评家所扮演的角色也经历了从辉煌走向衰微的历程。

中国新时期文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成熟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当时的作家、艺术家与文艺批评家手挽手肩并肩,勇立潮头,面对现实,反思历史与当下生活,推动了新时期文艺的发展进步。当时在全国出现了一批敢于发声、勇于担当、善于批评的专业文艺评论期刊,如山西《批评家》,甘肃《当代文艺思潮》,天津《文学自由谈》,北京《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作品与争鸣》,河北《青年评论家》等。借助这些专业期刊的平台,培育和成长起一批中国文艺批评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一些评论家如今仍奋战在文艺批评界。

在寻求专业化、学者化、规范化、学院化的过程中,一些文艺批评家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象牙塔”,许多批评家成为名学者、名教授,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体系构筑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他们却远离了文艺创作的一线阵地,或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专注于学科体系的建构,而与创作实践渐行渐远。专业批评家的缺位、失语,使文艺批评转向媒体化、娱乐化、人情化,造成文艺批评逐渐丧失了生命力。批评流于“泛娱乐化”,再加上互联网冲击下的新媒介生态堪忧,使得专业文艺批评家的地位受到空前冲击,从以往的“权威者”几近沦落为“旁观者”。

如何全力构建新时代新语境下的文艺批评,切实助力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促进与引领,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深切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做新时代的“歌颂者”。其次,面对现实生活的本真世界与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要做新时代文艺的先觉者、先行者,有生活、有感悟、有激情、有才华的文艺批评家可以尝试进行文艺创作,使得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两翼齐飞。此外,还要激浊扬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新时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

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新媒介生态下,文艺批评家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与功力,更要有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要勇于说真话、讲道理,切实履行好文艺批评的职能,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