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最美退役军人】刘义生:甘做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

2019-04-24 05:02: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唐山马家沟耐火材料厂职工医院退休职工刘义生

甘做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

67岁的刘义生,在街坊邻居中知名度很高。谁家遇到暖气漏水、电线短路,第一个想到他;老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做啥检查、吃啥药,都先问问刘义生。

互不搭界的事,为啥刘义生样样拿得起来?“当了11年军医,转业干了30多年后勤……”

1981年,刘义生脱下军装,转业到唐山马家沟耐火材料厂职工医院。当时他的战友们,很多都被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刘义生对安排的岗位没有任何怨言,欣然接受,“我在部队就是军医,到了医院正好学有所用。”

唐山大地震刚过去没几年,医院里到处缺人:“理疗科人手太少,你赶紧去吧。”在理疗科,刘义生每天给患者做康复治疗,“他们很多是地震中的伤员,身心遭受双重打击。”治疗的同时,刘义生跟患者们讲部队的经历,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很快,刘义生的“肯干”就在医院出了名,急难险重的事第一个想到他。

“有人触电了,你快往市里送!”大半夜接到电话,刘义生睡意全无,骑上车子就往耐火材料厂的厂区赶,发现一名男子在连接吊灯时触电,心跳停止,救护车还在路上。刘义生临危不乱,和工友一道为其做胸外心脏按压,连续按压了半个小时,触电男子终于有了呼吸、心跳,刘义生连夜把伤者护送到大医院抢救。

正干得起劲儿,领导找他谈话,后勤这一摊需要人顶上去,你心细、肯干,担起来吧。

“当过兵,就得服从安排。”刘义生二话不说,放下专业,接手医院后勤。刚走马上任,上级的献血通知就到了:“几天时间,要组织100多人献血。”

这在当时可不容易,工厂加班加点搞生产,“一下子抽走这么多精壮的年轻人,千万不能影响生产。”刘义生拿着花名册,挨个记录每个车间的工作安排,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筛选出近200人分组体检,白天查体、取标本,晚上加班出检验结果。体检合格的工人他逐个做工作,直奔市里的献血点,保证了血液供应。

“每天晚上回去之前,我得把医院每个角落都检查一遍,别留隐患;采购物品时,我得精打细算,保障医务用品的质量和数量。”“后勤主任”的头衔听着悠闲,干起来并不轻松,大到基建工程,小到水、电、气、暖,刘义生每天早出晚归,边学边练。

“义生,锅炉炉排掉了!”听到锅炉工求助,刘义生心里一紧。当时一次性医用器械少之又少,注射器、手术刀样样都得高温消毒,医院这个锅炉,专供消毒使用。

“这得赶紧修,先把锅炉熄火。”两三个小时后,锅炉还热得烫手,几个回合下来,锅炉工汗流浃背,炉排却怎么也装不上。

“这要修不好,明天打针都没消毒的针管用,更别说手术了。”刘义生围着锅炉直转圈,锅炉工已经精疲力尽,刘义生自己钻到锅炉下面亲自上手,折腾半天,总算是把炉排装上了。

工人把他拉出来一看,整个人落汤鸡一般,“高温工作,手表都烫坏了。”

“为了干好后勤,这些年我没少学艺。”刘义生说,除了上手操作,这些年他还系统学习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等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2013年,刘义生到了退休年龄,后勤战线“先进工作者”、医务“优秀工作者”等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袋,他说:“这些年,没给部队丢脸。”

退休后的刘义生,加入了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继续忙碌着……(记者 马 利 见习记者 崔丛丛)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