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数字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活长久

2019-04-26 11:06: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韩莉

巴黎圣母院火灾过后,法国政府宣布将对它进行重建。其中一份重建的希望,就躺在美国瓦萨学院已故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的硬盘里。塔隆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精确测量这座教堂。他记录的数据点超过10亿个,生成的模型能够描述出巴黎圣母院最微小的细节,包括它的缺陷,误差只有大约5毫米。(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在“二进制”世界中获得“永生”的远不只巴黎圣母院。3D打印还原的兵马俑、古代瓷器等让参观者欢喜不已;青藏高原深处古代寺庙的珍贵壁画在江南重现;脆弱不堪的泉州出水宋船,第一次有了全真三维模型,在数字王国中再度“扬帆出海”……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稀缺、脆弱而又不可再生,将这些“老宝贝”藏进虚拟世界,的确是个让人有安全感的好办法。而用先进数字手段,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不受时空限制,穿越古今,身临其境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则更是一大幸事。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正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让文物生动“活起来”和长久“活下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遗产数字化,即通过拍照、扫描、3D打印等手段,留住其“魂”和“形”,并为它们建立起全面的数字档案。数字信息技术的兴起,大大突破了传统保护手段的局限性,为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展现和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选择,为破解遗产保护的诸多难题找到了突破口。从美国的盖蒂中心将1500张老照片数字化,到欧洲数字图书馆超过5400万条包括图片、文本、影音和3D文件等文化资源可免费查看,再到我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的,包括对古遗址、古建筑、古石窟、古村落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对古乐曲、传统剧目、民族民风民俗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制、数字影像记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有效地留住了历史的印记,让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躲过岁月的痕迹和风雨的侵蚀,即使大自然的力量让壁画褪色、建筑坍塌,曾经的壮丽辉煌在虚拟世界中则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是让历史遗迹“昔日重现”,更重要的是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形式,使其形成新的价值,以全新的模式迎接新的机遇与发展。比如对文化遗产圆明园的复原研究,不但形成了数字圆明园原创IP,还以此为基础研发了旅游、礼品等产品,涵盖了数字展演、园区智慧导览、文创产品等领域,形成了从文化价值的挖掘研究到IP打造再到产品化运营的全产业链案例。而各地博物馆通过VR、AR等技术,让观众通过互动产生的新鲜文化体验,则颠覆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参观是“老年人项目”的旧观点。高科技带来的好看、好玩、好用,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走进百姓生活并慢慢地“活起来”。

然而,并非有了数字化技术,文化遗产保护就吃了定心丸。“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理念和文化遗产的结合需要时间。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成为常态值得欣慰,然而, 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采集之后,数字资源如何利用,如何真正通过先进科技手段将文化遗产所富含的信息和知识智慧一代代传下去,才是传承保护的硬道理。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