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在路上,心中有时代 在现场,心里有感动

2019-05-13 10:29: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本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感言②

在路上,心中有时代 在现场,心里有感动

4月1日,记者白云(左一)在西柏坡纪念馆前采访91岁的游客纪小文。 记者张昊摄

记者史晟全在正定县塔元庄村采访。 记者刘荣荣摄

河北新闻网记者在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拍摄视频作品《赞赞新时代》。 记者董康摄

在走近中发掘发现

刚到万北村蹲点时,我有些失望。因为,这个曾经因“河北大包干第一村”而出名的村庄,从外表看上去,似乎已不像过去那样光环闪耀了。

一位著名电影导演曾说:现实在成为作品之前,是不存在的。发生的故事、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经过记者、作家、导演的提炼,其物理的存在,不会使人感动。记者的眼睛在于发现,即使这个具有鲜明历史烙印的村庄已经变得普通,那么,我们依旧可以用独特的眼力发现它的动人之处。

我和同事的采访在深挖中进行。75岁的老支书向我们介绍了万北村的过去和现在,包括大包干、开辟商业街、兴办乡镇企业等,虽然老支书就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见证者,于是,我们又采访了商户、企业职工、敬老院的老人以及多位村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走遍了这个村庄的角角落落。

万北的过去和现在清晰了,那么,它的未来又在哪里?老支书向我们提到,有一位在大名县挂职副县长的北京专家曾到过村里,此人的一些想法让他觉得振奋。于是,我们的采访马上从村里移师县城。虽然在办公室,我们已对这位专家进行了充分的采访,但稍作喘息,我们又想,能否让他专程陪记者再去村里实地调研一趟?事实证明,正是这次跟随式的贴身采访,让我们捕捉到了一个“问计乡村振兴”的对话场景,它也成为后来稿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只有走近,才能增加认知,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隐藏其中的重大新闻主题。

只有走近,才能听到百姓原汁原味的语言,捕获到鲜活生动的细节和场景。

走近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上接近采访对象的过程。只有情感上与他们发生共鸣,深深地理解了他们,写作时笔端才会熔铸感情,作品才能令人感动。

俗话道,要装满一瓶水,你需要有一桶水。走近的过程,就是积累一桶水的过程。记者不仅要采访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与主题看似关联不大的内容最好也能采访,这样你才能在全局中了解局部,“胸中有竹”。只有做到全面、深入、细致的采访,写稿时,那些细节、场景才会汇聚到笔下,我们再将其雕琢成精美的文字,达到于细微处讲好故事的效果。(记者赵书华)

走得到,还要看得见抓得准

这是我第三次到塔元庄采访。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我曾两次到正定县塔元庄村,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新变化等进行走访报道。

有了前两次“亲密接触”,塔元庄的基本情况已经摸清,可以说知己知彼、准备充分。但同时,我心里也在打鼓:第三次采访还能抓到“活鱼活虾”,烹出一道“新菜”吗?

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这次长达十多天的蹲点调研中,我和同事访农家、看项目,每到一户一地,我们一谈二问三调查,详细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感,深入探访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既说成就也谈困难,旨在真实掌握“红火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和隐忧。这些,都是此次蹲点调研有别于过去的。

走得到,还要看得见,抓得准。举个例子,过去关于塔元庄“平改楼”的报道不少,但大都是蜻蜓点水式地介绍经验。在这次蹲点调研中,我们通过“撒大网”收获了“一箩筐”故事,最终根据主题需要,精挑细选出尹书记说亲、老胡带头拆房子、“报志愿”分房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为写好稿子储备了“新鲜材料”。

写好一篇报道,勤奋的脚力、敏锐的眼力、睿智的脑力、巧妙的笔力缺一不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宏大背景下,再看塔元庄,再写塔元庄,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落脚点?这是从采访伊始就萦绕在我们心头的问题。边采访边思考,边思考边碰撞,我们发现,塔元庄的发展恰似正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这条路径的根源正是35年前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时代在变,城市需求、消费喜好在变,塔元庄人不等不靠,始终与变化同步,正是这个小村庄的“生命力”所在。写好塔元庄“应变”记,我们始终坚持“讲故事”的写法,不说大话空话,没有矫揉造作,从张金霞、李俊平、孙建霞等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入手,串起塔元庄改善村环境、配齐旅游要素、聚集旅游人气等一步步走上旅游规范化道路的“大事件”,最终呈现出的报道既有现场鲜活度,又有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

锤炼“四力”,永远没有完成时。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还有机会再访塔元庄。(记者刘荣荣)

脚下有泥 心里有光

以前到西柏坡,我是一名走马观花的游客。这次蹲点采访结束时,我发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真的有一种让人周身热血沸腾的力量。

48岁的闫振祥去年8月当选为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头一件事,就是响应政府整治景区的号召,第一个拆了自家的小商品经营摊。

村干部也得生活,他是怎么做到舍小家顾大家的?毕竟这一年有十来万元的收入。闫振祥不是个爱表达的人,只是低头笑,吭哧半天憋出一句:不能光顾个人,集体不好看。

老实人说老实话。也没啥豪言壮语、高大上的口号,就因为他当了村干部,凡事就得做到前。

朴实的老党员闫文进,当过多任村干部,和我聊天不顺杆爬,有嘛说嘛。他给生产队干活多挑粪却不记工分,你夸他大公无私,他摆摆手:那时干部都那样儿。

采访时,我还遇到了91岁的游客纪小文。她住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东桥寨村,距离西柏坡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老人被孙媳搀着走到西柏坡纪念馆门口,就有点儿累了。孙子说,奶奶多次提出要看看西柏坡,他们小两口特意请假带老人来。

我问老人为什么一定要来这儿?老人提高了嗓门说,“日子好过了,来看看让俺翻身的人。”她干枯的手拍着我的手,凑近我耳朵大声说,“我老头是党员!”那神情骄傲得很。

在西柏坡的这几件事,深深触动了我。

记者的工作,脚下有泥,心里有光。

为什么是这个小山村被选中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为什么这里的老百姓心中总有坚韧,为什么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来这里寻找什么?

我一口气写了《父辈与子辈:红色的接力》《老房子和新房子:变迁的记录》《柏坡一家人》等多篇报道,采写这些稿件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寻找答案、打开问号的过程。

在“赶考”出发地探寻“红色初心”,我的笔下也更加生动有力:真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就一定会赢得人民的拥戴和追随。(记者白云)

党报人的变与不变

接到去华药采访的任务,我内心既期待又紧张。作为一名新闻新兵,如何通过3分钟的短视频去展现华药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蹲点调研式的采访,使我真正了解了华药,读懂了华药。六十多年风雨沧桑,作为“共和国医药长子”,华药改变了新中国缺医少药的状况,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六十多年来,华药肩负国企责任,经历时代变迁,见证了医药工业的调整和转型。如此巨大的时间跨度,如此宏大的主题,该如何用画面语言去展现和传达呢?采访过程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直到镜头捕捉到华药人在“质量宣誓誓词”前凝神驻足的一刹那,我的思绪豁然清晰了。

六十余载,华药一直在求新求变。产品变了,项目变了,厂区变了,但华药人对质量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坚守药品质量,是一代又一代华药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的使命和职责,而这背后又承载着华药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艰难蜕变、勇担重任的奋斗与担当。

水到方能渠成,我们的微视频主题有了,就叫《六十余载,华药的变与不变》!

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微视频报道是新闻内容演进的重要方向,也是此次“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运用全媒体手段,创新形式载体的重要体现。好的画面转瞬即逝,为了把更多生动鲜活的场景展现给受众,我们肩扛摄像机、手拿麦克风,穿梭于华药的新老厂区之间,我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画面,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有故事的人。参与华北制药厂选址工作的刘太元,生产出第一株菌种的陶静之,穿着婚纱赶火车参加技能比赛的韩凯娜,以及生产线上每一位认真工作的华药人……画面定格他们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眼眸、笃定的步伐,那一刻,无需言语、无需抒怀,传递出的却是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情愫。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平台在变,但做好内容始终是党报人不变的初心。有幸身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将把青春、才智奉献给新时代的党报事业,努力采制更多有内容定力和内容魅力的精品。(见习记者贾晓煊)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