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爱国情 奋斗者】走近河北省“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上):不负使命 奋斗有我

2019-08-04 03:26: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不负使命 奋斗有我

——走近我省“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上)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无数奋斗者,也必定会产生无数奋斗者的伟大时代。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9部门在全国城乡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自6月中旬活动启动以来,活动组委会确定了722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我省20人名列其中。

李双星、赵治海、杨双牛、范振喜、孙晨华、齐名……我省20名“最美奋斗者”候选人,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他们有的隐姓埋名,埋头苦干,成就了辉煌灿烂的70年;有的家喻户晓,改革创新,见证了河北发展的进程。

不负使命,奋斗有我。他们的奋斗故事,直抵人心;他们的精神光芒,催人奋进。

肩负使命,矢志不渝改革创新

带着由一个个“第一套”“填补空白”“新一代”“首个”组成的“成绩单”,2018年5月30日,孙晨华站上“2017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领奖台。

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30多年来,孙晨华始终在卫星通信领域,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在她眼中,科研是项事业,不是坚持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必须有永不懈怠、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斗志。

谷子杂交种选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治海37年投身谷子育种事业,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填补了世界空白,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

如今,已有21个张杂谷系列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市鉴定,建立了张杂谷系列标准化技术体系。张杂谷已覆盖了我国11个省市,累计种植20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斤,农民实现增收40多亿元。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和管理团队,仅用半年时间,就扭转了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让有着5000多名职工的百年钢厂重生。2018年产钢176.9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始终坚持“再造资源、成就节约”的服务品牌——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韩宏升,13年把小工厂发展成国家再制造试点单位。如今,公司服务遍及22个省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为国家节约金属资源24万吨,节能3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万吨,为客户节约成本15亿元。

攻坚克难,心系群众扎根基层

担任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一干就是十几年,被群众称为“李扶贫”。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多年来,他把“办公室”设在田间地头,现场为贫困乡村干部群众解难题。多年来,已帮助152个贫困村发展棚菜种植,创造销售效益18多亿元,使9.7万名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0多元提高到6000多元。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双脚深深扎根泥土。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被群众称为“拓荒牛”。几十年来,他带领村民科技治山、科技管山,高标准治理8000亩荒山,栽植果树20多万株,走上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科技富民之路。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4.3万元。

现在,岗底成立的富岗公司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30多家实体专卖店,将富岗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发展板栗、核桃、杏仁等小产品7大类68个品种,富岗公司销售额超一亿元。

为了让太行山绿起来美起来,让父老乡亲的日子好起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原副院长孙建设坚守14年,把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念带进贫困山村。

2013年起,他和团队经过4年实践创建了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摸索出产业扶贫新路径。2017年,保定市联合河北农大参照第一驿站模式建立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带动7万农户增收。

担当尽责,勤勉为民回应期待

理论宣传,关系党的凝聚力、吸引力。作为邯郸市委宣传部一名基层理论工作者,多年来,白跃华致力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组建“惠民好声音”宣讲团,编写《惠民好声音》系列理论通俗读物,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微信宣讲群”,学习交流10万余人,推出“惠民帮帮团”宣讲品牌,面向基层宣讲2018场,受众25万多人……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副处长戴静的“头等大事”。

魏鹏远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丁氏家族涉黑案……23年来,她坚持公正司法、温情执法,先后办理各类重大刑事案件600余件,出庭支持公诉、参与支持公诉上百次,所有案件均定性准确、起诉及时,起诉及判决率100%。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能亲身参与到雄安新区建设,是人生难得的机遇。”2016年,“80后”杨松被抽调参加雄安新区筹备工作。从那时起,全程经历并高质量参与了新区从谋划、设立到规划、建设的工作。

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不留历史遗憾,他和同事们协调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多个专项工作营,组织了上百次规划对接,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倾尽了心血和汗水。  (记者 薛惠娟 见习记者 孟 静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