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爱国情 奋斗者】走近河北省“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下):心怀梦想 奋斗以成

2019-08-05 03:17: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心怀梦想 奋斗以成

——走近我省“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下)

平凡岗位,铸就不凡业绩

平凡孕育伟大,奋斗赢得荣光。

齐名、崔志刚、郭建祥、张海波,他们都是一线工人,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齐名,他坚守岗位、创新不止,用213项创新成果创造了1700多万元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效益5500多万元。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设备管理中心液压质检班长崔志刚,他围绕公司安全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完成技术革新、改造项目300余项,综合创效上亿元。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处勘察施工队队长郭建祥,28年来一直坚守在外业钻探灌浆施工一线,相继完成了河北省桃林口水库勘察及灌浆施工、秦皇岛四期煤码头海上勘察等百余个大中型工程项目。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杂货港务分公司散粮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张海波,他立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通过创新解决各种设备难题,主持完成技改项目129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680万元。

成绩从来都不是一天写就的,大国工匠更不是一天练成的。

齐名曾是治愈率只有15%的白血病人,病床上,他痛苦过、绝望过,但最终选择将人生的“荒滩”变为“绿洲”,“我要把每一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提前实现自己的目标。”崔志刚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为了提升技术,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磨炼操作技能,钻研理论。张海波也认准勤能补拙的理,他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毅力学习了PLC控制系统、计算机原理等50多门课程。郭建祥长年坚守在野外一线,越是恶劣的环境,他越要扛起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弃奋斗,终有回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这些闪亮的荣誉证明,唯奋斗者进,唯奋斗者强,唯奋斗者胜。

创业维艰,为梦想勇于拼搏

在燕赵大地这片热土上,从不缺乏心中有梦、敢为人先的改革闯将。

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东塑集团董事长于桂亭,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付士峰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81年,大厂评剧团已经发不出工资,剧团面临解散。于桂亭上任初期,东风塑料厂资不抵债,剩下的只有破烂的厂房、库存的凉鞋和三百多张等着吃饭的嘴。

勇立潮头者,身上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赵德平带领濒临破产的剧团成功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拼杀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路。

于桂亭拿着在银行扫地、打水当服务生换来的5万元贷款,开始艰难的起步之路。他打破过去平均分配的方式,实行内部承包制;创新销售形式,让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敢于上马更具科技含量的新产品,率先一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付士峰也是那个看得远的人。2014年,他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快推进和京津冀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开展“低熟料胶凝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技术与应用”等课题研究,固废利用、变废为宝,追寻“绿色”发展之路。

追逐梦想,一路前行。如今,大厂评剧歌舞团总资产过亿元,年演出200余场;东风塑料厂成长为资产总值超百亿元的东塑集团;“绿色”发展的技术改革,在多个省市企业和工程中应用,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情系百姓,坚守为民情怀

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今年57岁,他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周台子村。

村委会只剩一张破桌子、一部破电话,还欠了8万元外债……1987年,25岁的范振喜挑起重担,成为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他顶着压力收回矿山,带着乡亲们修复土地、造林栽果,不到三年时间,周台子村成功脱贫。1992年,范振喜不幸患上血癌,32年来,他五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三次大手术、四次接到病危通知,至今每天服用10多种药物。

“只要活着,我这条命就不是自个儿的了,是乡亲们的,是周台子的!”在范振喜的带领下,昔日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穷山村,变成了村集体资产十多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1.3万元的“承德第一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和范振喜一样,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纪兰生也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人民群众。

2012年担任基层法院院长以来,纪兰生以打造“民心”法院为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工作主线,探索出“分散执行”与“拉网式集中执行”相结合来破解“执行难”的新路子,推动法院整体工作实现大跨越。

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支部书记、主任尚金锁生于1951年,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我必须要把粮食管好。”多年来,他创下粮食经营、管理和科学保粮等方面的10项全国之最,在全国粮食行业树起一面旗帜,他帮助农民种好粮、管好粮、卖好粮,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

尚金锁心里永远装着两本账,一本“国家账”,一本“农民账”。他说:“国家是天,农民是地,柏粮要做到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只有算好这两本账,对国家讲诚信,对农民讲诚信,柏粮人才能对得起良心。”  (记者 刘荣荣 见习记者 王璐丹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