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医疗“微腐败”不容小视

2019-08-08 07:15: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医保卡明明在手,钱却不明所以地被盗刷。记者近期在浙江、黑龙江、辽宁、山西等省份采访时发现,红包回扣、骗保套保、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医疗机构违规收费等医疗领域“微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各地纪检监察、卫生部门持续予以打击。(据《经济参考报》8月5日报道)

这些医疗“微腐败”案件,每个涉及的金额看起来都不大,通常不过几百元或几千元钱,但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并不小。调查发现,医疗“微腐败”存在于诸多领域,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有乡镇卫生院开展“老年人体检工作”,实际上这些人常年外出务工,让卫生院吃了“空饷”。比如,当前正在开展的健康扶贫本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但在一些地方,政府、民政、医保、商业保险等多头报销下来,有的贫困户甚至靠多住院“也有钱赚”,以致出现“小毛病大治,简单病久治”,加剧了医疗资源浪费。比如,一些地方在具体执行“按病种打包收费”时,往往是“超出的不给补、结余的不归医院”,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巧立名目,将一项检查分解成多个部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样的一处处“微腐败”如同一个个“渗漏点”,导致国家财政资金多点渗漏,就算每一次“跑冒滴漏”的钱数不多,但累积起来数量就十分可观。

作为群众身边的腐败,医疗“微腐败”直接影响群众观感,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获得感,也影响了一些医疗单位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矛盾,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相关整治行动之所以成效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医疗“微腐败”的正确认识,更缺乏强有力的震慑机制和威慑手段,使得医疗“微腐败”毫无顾忌地滋生蔓延。对于医疗“微腐败”,决不能因其“小”而忽视其社会危害性,更不能因其尚未集中爆发而掉以轻心。越是这个时候,越应提高警惕,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越应以更大的力度依法将其清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医疗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健康中国战略。面对久治不愈的医疗领域“微腐败”现象,需要主动作为,需要猛药去疴。要留意政策叠加效应,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涉及多部门的政策要考量其综合效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监督,既充分惠及百姓,又不致形成资金空转。要进一步公开医疗服务信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速医疗资源和诊疗流程透明化公开化,以增强群众就医公平感。要加大监管力度,清除监管盲区,合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压缩腐败空间。更要在此基础上,堵住问题产生的制度漏洞,建立治理“微腐败”长效机制。如此,就能逐步清除“微腐败”的侵蚀,还医疗领域一片净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周丹平)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