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远离通向“危亡”的奢靡“滑梯”

2019-08-27 04:34: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远离通向“危亡”的奢靡“滑梯”

——持续深化纠正“四风”系列谈之三

“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利用职权建造供个人享乐的豪华私家园林”“违规出入、独占私人会所,长年无偿占用酒店豪华套房”“生活上极度腐化奢靡,道德败坏,肆无忌惮追求个人享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对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的处分通报措辞严厉,其中多个表述方式为首次出现。陈刚的落马,给那些贪图享乐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刻不可松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骄奢淫逸不是小节,奢侈浪费不是小事。党员干部生活上是朴素还是奢靡,体现着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性格品质,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草鞋书记”杨善洲,在山沟沟里摸爬滚打,吃的是农家饭,穿的是草鞋、布衣,心里装的是群众的幸福。反观徐才厚、白恩培、万庆良等落马官员,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豪宅石墙围绕、亭台点缀,甚至“一个手镯1500万”——醉生梦死之际,初心和志向消弭于无形;声色犬马之中,原则和底线抛于脑后,最终顺着奢靡这个“滑梯”一步步滑向贪腐的深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靡之风的危害,不只是浪费金钱和资源,更在于损坏民风政风。“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个道理自古至今没有变过。《战国策》载,齐宣王时,都城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而后此风蔓延全国,乃至“不修守战之备”。等到秦人兵临城下,军民只有束手降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进北京城就开始骄奢淫逸、纪律散乱,胜利果实很快化为乌有。郭沫若一篇《甲申三百年祭》,写透了其骄奢与贪享的教训。

奢侈享乐是作风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如果说看得见的奢靡让人触目惊心,那么被物欲侵蚀、奢风熏染的扭曲价值观更值得警惕。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必须首先解决思想深处的问题。战争年代,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曾坦言:“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经常在思想上“正衣冠”,党员干部又怎么会沉溺于锦衣玉食、声色犬马,丢掉艰苦奋斗的本色?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反对享乐主义、刹住奢靡之风,必须立规矩、建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发现当地存在吃喝风,于是督促县里作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规定——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干部不准用公款吃喝,单位之间也不准互相宴请;客商来了可以招待,上四菜一汤,以当地小吃为主,不准上高档菜,不准上烟酒。在他的倡导下,“正定宴”成了接待来客的标准:主要是荞面扒糕、猪头肉、缸炉烧饼和馄饨,物美价廉。“正定宴”朴素节约的“味道”,让人深切感受到党的好作风、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抵制、纠正歪风邪气的坚决态度,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延安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兴国之光”。今天,面对新的使命,我们依然必须尚俭戒奢,远离通向“危亡”的奢靡“滑梯”,让“兴国之光”始终照耀新时代的“赶考路”。 (张 博)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