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蹲点调研】中铁山桥蹲点散记(下):用匠心诠释初心

2019-09-02 03:57: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见习记者 司一涵摄制

用匠心诠释初心

——中铁山桥蹲点散记(下)


道岔车间铣三班班长徐渤雨(右)正和工友一起研究图纸。 见习记者 李东宇摄

10层楼高、一个半足球场大,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桥)的桥梁钢结构和铁路道岔两座主厂房高大宽敞,工人在里面,显得格外小。能把他们和灰暗的钢板材区别开的,唯有那身橙红色的工装。

在车间采访,有时远处的橙红色半天一动不动,我们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走近才发现,工人们的双手一直在娴熟而有序地忙碌着。

看起来,他们毫不起眼,从进厂到退休,几十年间,可能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上料、焊接、修整、打磨……

然而,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钢桥联通了五湖四海,一组组铁路道岔支撑着高铁列车跑出了中国速度。

蹲点期间,我们接触了很多“不起眼”的山桥人,陈云林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桥梁公司的火焰修整工,他每天的工作,是把因焊接而变形的钢板通过火焰修整恢复原状。

“不管多厚的钢板,变形有多严重,只要我用眼一瞟,就知道用多少度的火焰,从哪个角度入手,燎多长时间能矫正好。”对自己的技艺,陈云林十分自信,“这是30多年用心干出来的!”

1982年,从部队复员到山桥工作时,车间没给他安排专门的师傅,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受重视,而陈云林却看成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利”:身边的能耐人都是自己的师傅,“那段日子,谁的活儿干得漂亮,我就跟在谁后面学。”

当时,桥梁钢结构采用的还是铆接工艺,烧铆钉需要木炭。

“开始以为砸木炭是个粗活,大块小块都是烧。可有个师傅每天总要把木炭砸成四四方方拳头一样大小。”陈云林上了心,“后来师傅‘透露’,这样的木炭燃烧起来最充分,火候也最容易掌握。”

从把木炭砸得规规矩矩开始,到掌握与火焰修整相关的十八般技艺,陈云林用了整整十年。

他一有空闲就仰望夜空,看星星锻炼眼力;每天3到4个小时盯着火焰,体会颜色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观察风向、天气、光照,让它们成为修整的帮手。

虽然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事,陈云林的功夫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火焰在550度到580度是深褐色,650度到730度是暗樱红色,1180度到1250度是亮橘色;修整变形的钢板和中医看病一样,‘头疼’有时却要‘医脚’……”

他成了徒弟们眼中的“神”、山桥的首席技师、行业内著名的“桥梁钢结构整形师”,参与过国内外500多座桥梁的修整矫正,杆件修整合格率达到100%。

问陈云林,“印象中哪座桥哪块钢板的修整难度最大?”他想都没想,回答特别干脆,“没有。”再问,“有没有别的企业高薪挖你?”还是特别干脆,“多着呢,全没答应。”

“刚进厂时,师傅们常和我说,做人做事得稳住神,守住心,干啥吆喝啥。”这话,58岁的陈云林一直牢牢记着。

37年和燎枪为伴,陈云林心无旁骛、乐在其中,“火焰在钢板上来回燎动,跟我的心跳一个节奏,那种享受,别的啥都不能替代!”

一晃儿,焊枪陪着曲岩也有20年了。在他看来,“通过不断创新完善,把产品做成工艺品,有意思更有意义。”

41岁的曲岩,是桥梁公司高级电焊技师,行业内自动焊中厚板接料、CO2焊接实芯焊丝药芯焊的全位置焊等技术方面的权威。2012年,山桥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曲岩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靠墙是一圈陈列柜,里面摆放的各种异形钢板如天生一般自然妥帖。研究半天,我们才看出端倪,这些异形是焊接而成。

“要把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钢板焊在一起才能完成桥梁的各种造型。”曲岩解释,这就像嫁接果树,坡口怎么开、开多深、怎么焊,都会直接影响安全质量与美观。由于每座桥梁钢结构的焊接标准不一样,每次正式建造前,他都要和同伴做各种相关试验,找到最佳焊接方案。

随他来到焊接实验室,墙上的条幅写着“宁波舟山港主通道DSSG02及DSSG04标段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表明山桥又将建造一座新的钢结构桥梁。

用机器臂把两块手掌厚的钢板放在一起,拿起焊枪,曲岩开始了重复无数次的焊姿:走、站、蹲、弯。

多年和实验室相守,曲岩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印记。设计的贵州矮寨桥纵梁焊接工装,减少了焊缝缺陷;改造的C02气体保护焊接设备,改善了德国桥杆件焊缝成型质量;优选参数应用于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整体拼装和钢锚箱的焊接生产,使内部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100%,填补了我国钢桥制造领域空白……

常年不停地焊,他的腰有些前屈,握焊枪的右手五个手指也呈内弯。

苦不苦?苦。

想过放弃吗?没有!

“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自己的本分。”曲岩说,“看着山桥产品完美地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地标性建筑,打心眼儿里自豪,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一件事,一辈子。山桥人就这么静守着、雕琢着自己的“本分”。

2007年,大学毕业的徐渤雨在道岔车间找到了他的“本分”,成为家里的第三代山桥人。

相比祖辈父辈的各种手工操作,学习数控技术的徐渤雨在山桥有了更广阔的才能施展空间。靠着“人踏实、能吃苦、肯钻研、技术硬”,工作5年后,只有27岁的他被聘为铣三班班长。

高铁的快速发展,对道岔的精度、平整度、降噪等要求越来越高。徐渤雨深知,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是获得工友们信赖的底气,更是道岔质量的保证。每天,他都要对新产品和易出错的产品进行查图,消除隐患的同时给工友做好技术交底,在实践中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在他的带领下,铣三班每年根据现场实际问题进行小革小改达20余项。

从对他怀疑到认可再到接受,不知不觉中,年轻的徐渤雨成了铣三班的主心骨。

前几天,在加工出口印尼的铁路尖轨时,徐渤雨发现顶面出刀直线度不够。为了尽快找到原因,他拿着平尺和测量工具研究起来,“当时早过了下班时间,我谁也没告诉,想着自己把问题解决了,省得耽误大伙儿。”让他没想到的是,好多工友都没下班,他的心事大伙儿看在眼里。

那一刻,徐渤雨突然体会到什么叫同心协力!

“生产高质量道岔,生产良心道岔。确保生产的每一个钢轨件都是精品。希望通过我们扎实的努力,让山桥成为中国制造这张名片坚实的后盾!”这,是徐渤雨和工友们的心愿。

我们眼前,山桥工装的橙红色越来越亮,那是太阳初升的颜色,是百年山桥青春不老的颜色。 (记者 杨 冰 宋柏松 郭 猛)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