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河北井陉太行天路: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交相辉映

2019-09-11 20:03:38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杨日明 商棠 袁立朋 见习记者李皓)“在迎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井陉太行天路全线贯通啦!”9月9日,石家庄骑行爱好者陈英华发在朋友圈发的太行美景照片引发大量点赞。

陈英华说的“太行天路”就是井陉县境内新修通的太行山循环旅游公路,它像一条玉带在太行群山间蜿蜒,串起井陉诸多古村落、革命历史遗迹和景点,成了网民口中颜值爆表的“网红”路。

从空中俯瞰井陉太行天路。王保龙摄

“苍崖险壁太行山,与世阻隔数千年。只恨手无刑天钺,劈开天路得发展。”井陉太行天路沿线是该县贫困人口聚居区,道路一直是该区域脱贫和振兴的一大制约。

2017年,井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发传统古村落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用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带领群众打响了天路攻坚战。2018年10月西线通车、今年9月东线通车,用不到3年时间,修成了这条全长60.4公里的天路。

景观路:绿水青山展画屏

“太棒啦,你看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让人神往!”8月29日下午,石家庄职业摄影师张志鹏在天路西段的观景台上拍摄,“我是来拍延时的,感觉这里伸手就能够到云,真不愧是天路!”张志鹏高兴地说。

作为千年古县,井陉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古村落、文物古迹和革命历史遗迹遍布全县,但也因大山的阻隔,它们长期默默无闻。天路完工后,贯穿了微水镇、秀林镇、南障城镇、天长镇、于家乡、南王庄乡6个乡镇,串起了沿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27个村庄和多个革命历史遗迹、旅游景点,使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太行画廊”。

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在井陉太行天路的观景台上合影。记者袁立朋摄

“这条路,能开车、能骑行,还能漫步,徜徉在古村古树之中,陶醉在青山绿水之间,真让人舍不得走。”石家庄游客王秀芳说。天路虽然是按国家二级山区公路建设,但规划设计之初就为其注入了成为网红的“气质”:路面宽9米,双向两车道,两侧预留了方便自行车骑行的红色车道,在视野开阔处设计了观景台,方便游客驻车揽胜。

开车走在这条路上,群山、密林、村落、梯田尽收眼底,古村古韵、山川景色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条“一带三舍串九景,寄乡情山居,忆梯田农耕,观山石林翠”的美景带。

让四面八方的游客忘记城市的喧嚣,找到心中的乡愁和美好的记忆,是天路带给人们的启迪。“我们一路自驾过来,从有129师指挥部旧址的著名古村吕家、到千年古村南横口、历史文化名村于家石头村、太行深处的‘大宅门’大梁江,走在天路上,一路观赏,一路阅读,品味着这些古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自邢台的中学教师陈崇礼意味深长地说。

文化路:红色精神壮太行

井陉地处冀晋要冲,古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厚重丰富,是华北西部经济、军事重镇。

驰名中外的背水之战、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井陉都是主战场。近代的革命战争也为井陉留下了众多红色遗址,如吕家村129师指挥部旧址、洪河槽聂荣臻指挥部旧址、挂云山六壮士跳崖遗址等。

吕家村邓小平旧居。记者杨日明摄

“我光知道吕家是历史古村,谁想到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里打过大胜仗!”灵寿县游客安军增在吕家村游览时感慨道。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吕家村建于明永乐年间,背靠西岭,东临洞宾山,1938年2月,刘伯承、邓小平在吕家村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成为著名的围点打援案例。如今,刘邓曾居住的院落、工作过的指挥部已成了游客必到的“打卡”景点。

“我们井陉1923年就有了第一个党员。此后,革命火种越烧越旺,无论是发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井陉人民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条天路能让红色文化和建筑、民俗等传统文化融合联系起来,一起教育后人,非常有意义!”长生口村革命文化研究志愿者梁纪廷先生说。

今年3月,井陉县入选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吕家村的129师指挥部旧址。见习记者李皓摄

脱贫路:千年古村焕青春

“老舍千重原本明清风韵,窑炉几处昭然唐宋源流。”村口的门楼讲述着秀林镇南横口村悠久的历史。

千年古村南横口位于绵河和甘陶河交汇口,有着难得的水资源优势。王保龙摄

这个位于绵河和甘陶河交汇处的村落,从西汉绵延至今已2000余年。从隋至明清,南横口曾因制陶业名盛一时,如今,传统产业逐年式微,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千年瓷乡”变成了“空心村”,村集体收入也滑入全镇倒数。

随着天路的火热,南横口重新被驴友们“发现”了,再加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助力,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南横口望着见山、看得见水,找得到乡愁,真的是‘美好瓷乡’了!”井陉县秀林镇党委副书记高军说。

井陉太行天路串联起了井陉县诸多文化历史资源。王保龙摄

“我确实没想到,这几间旧石屋和破窑洞,真成宝贝了。”这几天,68岁的高吉娄每天都在天路塔寺坡旅游驿站的工地转悠,到9月上旬,他闲置多年的百年老屋就会变成集“吃喝住娱购”为一体的天路驿站。天路为井陉全域旅游打下了基础,让沿线村庄的老房子一下子由“弃儿”变成了“新宠”。

在即将竣工的井陉太行天路的东段,大片向日葵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旅客。记者袁立朋摄

“八百里太行天下脊,大梁江民居甲太行。”位于井陉西南的大梁江在明代天顺年间建村,拥有160余座明清四合院建筑,有“太行古民居博物馆”之誉,但薄弱的交通条件让旅游业不温不火。

“对山区来说,路就是生命!”大梁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说。原本在外经商的梁瑞锁,前些年回乡带领乡亲们搞发展。

2018年5月,梁瑞锁和朋友筹划成立了河北甘草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投入1000余万元,对大梁江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项目建成后,预计能解决80名村民就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每年可创造百万元经济效益。

路通了,大梁江村的“修旧如旧,保护开发”工作也在加紧进行。记者袁立朋摄

“现在一个周末就有三四千游客,这是原来想不都敢想的。这条路给我们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好机遇!”梁瑞锁兴奋地说。

在游客眼中,这是一条领略太行风光,品味古韵乡愁和红色文化的景观路;在山区的群众心中,这又是一条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路。随着这条天路的延伸,一个个山区村庄悄然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迈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张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