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数说河北70年⑨】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呈现“三二一”格局

2019-09-23 06:46: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就业结构显著优化 共享水平不断提高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呈现“三二一”格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职工工资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显著优化

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就业人员4196.1万人,比1978年增长近1倍,年均增长1.7%;城镇就业人员1324.0万人,是1949年的20.9倍,年均增长4.5%;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控制在调控目标以内。

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70年来,河北就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合理。”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农业省份特征显著。1949年,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7.9%;工业部门就业人员仅占0.04%。改革开放以后,全省就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先增后减,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比重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业结构显著优化。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360.1万人,与2012年相比,减少66.2万人;第二产业1367.7万人,减少33.1万人;第三产业1468.4万人,增加209.7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32.4:32.6:35.0,呈现“三二一”格局。

此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稳就业和促就业的新引擎。2018年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28.2万人,比2012年增加8.4万人,增长42.2%,增速居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之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19.1万人,比2012年增加4.4万人,增长29.7%。

分配制度不断完善,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升

70年来,全省职工工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据介绍,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29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由1949年的318元提高到1977年的560元,年均增长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总体扭转了“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分配”的倾向,打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和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逐步形成了政、事、企分开的工资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劳动分配制度,职工工资水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2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9542元,是1978年的66.8倍;年均增加1146元,增长13.2%。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全面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群体工资增长,强化工资指导线作用,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在岗职工工资待遇。2018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71633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加5349元,增长10.4%;是1949年的225.3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进入新时代,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就业和收入的美好愿景。(记者方素菊)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