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把“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牵出来

2019-11-14 01:58:41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名义上,吴月梅养着6头牛,村里那本扶贫项目花名册上就是这么写的,但她的牛棚里实际上只有3头牛。在花名册上,周建国是4头牛的主人,但他家的牛棚里,干净得只能找到破旧的木柜、清空的牛槽和一些风干的陈年牛粪。在宁夏固原市的同一个村庄,这两个贫困户都靠“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获得了扶贫补贴款:截至目前,周建国凭借并不存在的4头牛拿到了1.2万元,吴月梅已经领到1.2万元且还在等待下一笔补贴。在当地,还有不少贫困户用这种方式冒领扶贫款项。(据《中国青年报》11月13日报道)

扶贫牛,本该被养在牛棚里,吃着投喂的饲料、喝着牛槽里的水,成长、产奶、生犊、出栏……持续给付出了辛勤劳动的贫困户带来丰厚的回报,让他们的生活因之“牛”起来。这才是扶贫牛的价值所在、国家真金白银投进去的目的所在。但在宁夏固原市,一些扶贫牛却子虚乌有地“活在表格里”,如此荒腔走板,着实让人惊诧。

扶贫牛“活在表格里”,让精心选定的产业扶贫项目走形变味,让大量扶贫专项资金打了水漂,让基层扶贫干部的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让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大打折扣。单就那些冒领扶贫补贴的贫困户而言,“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固然让他们无需流汗、费力就得到了一时的好处,但以后呢?一旦帮扶结束,没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失去了持久的收入来源,他们的日子必将再次陷入贫困。更为严重的是,在“等靠要”思想的支配下、耍小聪明“套钱”的思路下,他们进一步失去的,还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信念和意志。这种精神上的贫困和滑坡,无疑比物质上的贫乏更可怕。

扶贫牛何以“活在表格里”?一是骗补贫困户的投机取巧心理严重且目光短浅,只知将骗取扶贫补贴当做“脱贫致富”的捷径——当地买卖“牛票”“耳标”的灰色产业、扶贫牛的“租赁市场”,皆由此催生。二是监督不力,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让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填表”。三是个别基层干部“老好人”思想严重,把关不严,“他(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农民富了就行了”。四是违规骗补成本过低——现实中,骗补一旦被发现,往往是扶贫干部被严格问责、贫困户被轻轻放过。

事实上,产业扶贫补贴被贫困户骗取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宁夏固原一地。“湖南怀化屋家溪村余某全借来26头牛骗数万元”“四川乐山石桅村某贫困户未养猪却领取养猪补助”……诸如此类的事件媒体时有报道,让人如鲠在喉、深为痛心,也一再提醒我们,精准扶贫必须多下“绣花”功夫,必须堵上工作和作风“漏洞”,必须更加重视“扶志”。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千千万万扶贫干部正不舍昼夜地奋战在一线,那些渴望拔掉穷根的群众正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然而正如报道中的一位村民所说,“借牛骗补”的行为却“把国家亏了,把领导人的心血都白费了”。扶贫不能扶懒,更不能扶骗。多管齐下,完善补贴政策、加强过程监管、加大执纪力度、改进干部作风、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教育引导,才能真正把“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牵出来,把一些人脑子里的“懒牛”赶出去。 (蔡晓辉)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