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放管服”咋就变成了“管卡压”

2019-11-19 06:20: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甘肃省委对任性用权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行严肃问责处理——在全省通报批评,5名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据了解,为了给用人单位放权,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4部门今年2月出台政策,将引进高层次人才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然而,甘肃省人社厅却于3月25日违规出台文件,将事后备案变相分为招聘计划备案、考试体检备案、审批结果备案等3个事前备案环节,实行“变相审批”。(据新华社11月16日报道)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人才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早在上个世纪,“人力资本”的提出者加里·贝克尔就表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自然资源,而是人的智慧与能力。现实当中,人才流失多、引进难,也正是困扰甘肃省等西部地区发展的难题。有人甚至感叹:“兰州10年流失的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兰州大学。”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如今的甘肃也是蛮拼的。在今年年初,该省集中出台措施,大力推进人才引进方面的“放管服”改革。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人才引进方面的障碍却不见减少——

单位引进人才至少需盖章9次,某高校发布一份招聘公告就报备了5次;该省1月就发布了第一批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但到了7月底还没有1名人才真正引进落地……

好政策为何在执行过程中变味走样,“放管服”咋就变成了“管卡压”?有人说,可能同政策执行的监管不到位有关;也有人说,可能与跨部门沟通和协调力度不够有关。但实际上,根子还在于个别单位、个别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错位。甘肃省人社厅之前出台人才工作相关文件,都会按照正常流程,提交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议,唯独3月25日违规出台文件没有提请审议,采取了选择性回避。这里面的“小算盘”明眼人其实都能看出来——对甘肃省人社厅来说,事前审批意味着掌握主导权,用人单位、部门和个人必须“有求于己”,而事后备案则代表着自己只是一个“被告知”的角色;把事后备案异化成“变相审批”,其实就是不想放权,还想继续搞“自己说了算”。从这个角度来看,甘肃省人社厅被严肃问责处理,一点也不冤。

权力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而不是某个部门、单位或个人的特权。我行我素、任性用权,不顾大局、不管民意,把部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发展大局之上,人为制造“中梗阻”,“肥”的是自己,“瘦”的是形象,“害”的是大局。诸如此类的行为,是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的表现,折射出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如果给这样的部门、这样的作风画一幅像,那一定是别着块腰牌振衣作响的“油腻中年”。

一项积极的改革因人为设障而变味跑调,原本的引人政策变成了引人枷锁,其中的问题值得警醒和深思。甘肃省此番严肃问责有关负责人,体现了刮骨疗毒、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同时释放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各地在推进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应当以此为镜鉴,把那些一心只想攥着“印把子”不撒手的人“请开”,让那些真正具有改革决心、为民情怀、担当精神的干部上来,从根源上避免给改革政令挂空挡、给地方发展挂倒挡现象的出现。(张博)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