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关注诚信建设|“月光”变“月欠” 莫让信用破产

2019-11-22 04:08: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月薪5000敢花10000——如今年轻人超前消费现象十分普遍

“月光”变“月欠” 莫让信用破产

新华社发

大学毕业一年多,在石家庄某私企工作的刘常(化名)已经变成一个“分期付款”购物的老手。

“信用卡3000元,支付宝的蚂蚁借呗3000元、花呗2000元,还有房租1200元。”刘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将近一万元,差不多是她每个月的固定支出。

刘常是标准的90后,虽然工资不算高,但从不勉强自己“节俭生活”。手机是苹果XS,衣服和包都要名牌,口红一买就是好几个颜色,香水同样也是,这些价格动辄数千元的消费品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她的花呗额度,也从刚开始的20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13000元。

通过各类借款平台,刘常买回家的高价品越来越多。“只要想到能分期付,我就觉得自己可以奢侈。”刘常说。

然而,好景不长。接踵而至的还款日把刘常看似优越的生活打回原形。“我先用花呗还借呗,再用信用卡还花呗,周而复始。”刘常说,这一年多,自己的工资卡好像个中转站,“工资到手四千多,每次还没捂热,就全还钱了。”

刘常说,因为没有足够收入来源,而超额消费惯性一时难止,负债后每月只能还上“最低还款额”,新增负债则自动转到下月收取本金利息,负债额越滚越大,背上了收不抵支、不断延期的债务。

借的钱还不上,欠的房租没法交,刘常这才有些着急。而像刘常这样的年轻人,不乏其人。根据央行《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2019年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比上一季度末增加了41.41亿元。更有消费调查显示,90后在借贷市场上的占比高达49.31%。

石家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苏琪认为,在消费文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青年表现出过度消费、重视个人快感和体验等消费文化新特征。再加上商家铺天盖地的消费广告、信贷机构鼓励消费的刻意引导以及借贷机构较低的审核门槛,助长了年轻人负债消费的欲望,许多人由“月光族”变成了“月欠族”。

“追求生活品质本无错,但一定要契合现实能力。过度超前消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人生危机。”苏琪说,不顾后果的随意贷款,可能会导致贷款逾期却不自知,如此便毁掉了自己的“信用”,一旦个人信用破产,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终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河南郑州一女子贷款几十万元购买豪车,自身却无力还款,最终成了失信被执行人;浙江杭州一21岁小伙追求“品质生活”,买奢侈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司法拘留……

如何绷紧“诚信”这根弦,守住信用底线?苏琪认为,年轻人要摒弃虚荣、攀比、盲从心理,树立科学消费观,杜绝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学会控制风险,量入为出。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年轻人控制力差的弱点一味地鼓励超前消费,助长了消费信用的情况,“就像关注网络沉迷要加强对网络游戏方的监管一样,也要加强对这些平台的管理。” (记者 王璐丹

■文明小议

别让伪阔绰毁掉你的信用

前两年,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推出广告《年轻,就是花呗》。视频中的三个年轻人,一个人买了萨克斯,一个四处旅行,一个置办了办公室创业,仿佛印证了广告词“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与之相仿,京东白条广告《致憋尿前行的年轻人》号召年轻人使用京东白条消费,“愿所有忍耐的年轻人不再错过生活”“有白条的地方就有更好的生活”。

在花呗、借呗、白条、信用卡等信用平台的推动之下,“买买买”似乎让年轻人活出了自我,过上了不将就的生活。一边消费着昂贵的日用品,一边承受着收入负担不起的债务。

过度超前消费等于透支未来,年轻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还款能力理性进行超前消费。同时,社会应该给青年群体创造更多消费升级的条件,并通过教育、告知的方式,讲清楚超前消费的类型、边界,以及过度消费可能产生的后果。一些商家为了逐利超前消费的火热市场,一味鼓动没有偿债能力的年轻人借贷,导致一些青年人做出能力以外的盲目追逐行为,增加了消费信用的风险。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坚决取缔非法借贷平台,禁止商家过度宣传借贷产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王璐丹)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